好在这老头也算识趣,知道自己和建州诸官员不合群,早早的表明了这一任完了就致仕回家抱孙子去,算算只有一年多的时间,黄良才没和他为难。
其实也不能全怪建平县令,作为一地的父母官,他骨子里还是希望自己的治下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的,但因为烧瓷可以说在三两年内,是无法让建平就起步的,建平要起步,关键就在建莲上,而建莲的推广又要等到道路畅通起来后才行,所以,建平县令自然就看不出建平有什么未来,眼瞅着建安升到了中县,唐兴又傍上了宣德郎,不两年就能有结果,作为同样紧靠着建安的建平县令,他哪能不急?
之所以总是在挑刺,其实他也是在暗示王况搞点什么速效的产业出来,比如说搞出个能和辣椒媲美的种植什么的,但王况又不是神人,能搞出什么?辣椒能得来,已经算是撞了大运了,依据王况的估计,李大胆应该是被那一阵的狂风吹越过了菲律宾群岛,到了一个离澳洲很近的小岛上,而澳洲土著早就和美洲有来往,所以李大胆这才得到了辣椒,若是没那阵几天几夜的狂风,李大胆可能永远也别想得到辣椒的。
而辣椒和莲子不同,莲子只是一种食物,辣椒却是调味品,一种食物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那是几乎家家都要的,所以,辣椒可以全面推广,不用愁市场问题,而莲子,在如今大唐的经济条件下,市场并不是很大,只能小面积种植。当然,东南亚诸岛上是有很多香料,但几乎都是没法移植到大陆来的,或许有那么一两样可以,但王况可不想再去冒险,自己又不是玉帝老儿,上天不会总眷顾自己这边的。
但是,王况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许多东西,比如说建安的锥栗和唐兴的薏米,一直到了秋收完了,岑余子让慎家派人给王况送了一袋东西,说是唐兴百姓知道小东家喜欢新罕东西,这两年为百姓又没少操劳,怕小东家累坏了身子,就挑选了最好的米仁给送过来,说这能补气。
在收到米仁的时候,王况这才想起来,自己小时候,家乡石陂,家家的田埂上是种满了这个当地叫米仁,学名叫薏米的东西的。那个时候,大家都穷,没人能买得起首饰给孩子,有些爱漂亮的女孩子则用了一根线,将成熟了后表面滚圆发亮又带了褐色条纹的带壳米仁穿了当项链,男孩子则穿了当手链来戴。看来,许多东西自己都没发现啊,也是因了米仁,王况就想起了建安的锥栗来,这两样东西,可以说在后世都是全国闻名的,几乎各地有卖薏米的,都会打出正宗浦城薏米的招牌,卖锥栗的也会打出建瓯锥栗的招牌。
米仁的壳厚且硬,又光滑,很不容易脱去,但是,有水车啊,只要把水车改造下,就可以用水力来给米仁脱壳,而且,米仁可是八宝粥里最不可缺的一样,几乎所有做八宝粥的人都会选用米仁,可能是因其有嚼劲,q的缘故吧。
锥栗呢,嗯,搞个糖炒栗子,绝对畅销。板栗几乎全国各地气候适中的地方都有,但锥栗却是建安最多,锥栗不管是口感上,甜度上,都要胜过板栗许多。而且,栗子这东西,刚新鲜采摘下来的反而不是很甜,用当地话来说,必须得“饿”上几天甚至十几天,才会更甜。如果保管得当的话,做好通风,栗子的储藏期能有两三个月,有这个条件在,那么又可以向全国开枝散叶的撒出去了,到时候,建安小食又多了一样东西可卖。
想到就做,王况当下就派了人去把慎戥和岑余子请了过来,又让人去乡下收集锥栗。在等岑余子他们的同时,自己则动手做起了水车模型,到时候,工匠只要按模型放大做出来就可以了。同时又叫人去把王冼叫了过来,让他跟着自己看做模型。
王冼这段时间被柳老夫子管教得更严了,柳老夫子已经发了狠,一定要让王冼日后金榜题名,用他的话来说,冼读书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但是他有常人所不及的灵活头脑,经常天马行空,一个命题往往能被他引出意想不到的结论来,就冲这一点,已经够了,更何况还有个王二郎在呢,有王二郎保驾护航,王冼日后想当不成官都难。
王冼这会正被柳老夫子压着练字,文章差点没要紧,但是若字差了,那就是致命的缺陷了,当初柳老夫子年轻时落选有那么一部分原因就是字写得不够好,身处建安,基本没什么好字可以临,所以他后来就发狠练字,四处找临贴,不管有名没名的,只要字好就行,正暗合了后来总设计师说的那句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过等他字练好了,也因为年龄太大,没机会去考了,朝廷自然是没有限制科举年龄,但是,年龄太大,录取的机会却是要少得多。所以,柳老夫子干脆就不考,转而寻思着能不能培养出一两个可以光大门楣的弟子。
虽然是管王冼管得严,但一听说是王况叫王冼过去,柳老夫子就放下了板着的脸,冲王冼点点头,让他去了,王冼能有如此跳脱的思维,柳老夫子也是明白,这和总跟在王况后面是分不开的。
当夜,岑余子和慎戥就带了几个随从策马赶来,要是在外州,岑余子没得到刺史的召见,就这么赶到州城,那是要被弹劾的,这就是这时候的规矩,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就得在你的位置上呆着,但在建州,却是没这么个顾虑,王况想叫哪个地方官来,只要他会来,事后黄良都会给补齐了手续,更何况王况的品级摆在哪,也算是上官了,又有李老二放手去做的暗示,那就几乎谁也参不动王况,再说了,现在在建州,有谁会愿意去参王况呢?即便是临近的饶州,衢州也都时不时的加紧了和王况的联系,想着王况帮他们一帮。
他们到建安的时候,早已经过了半夜,休息一晚,就早早的就来找王况,王况正睡懒觉,也没办法,只能早点起来,他理解岑余子和慎戥的心情。虽然水车并不急,但如果换个位置,假如换了是王况,心中若是有很大期待的话,他也是睡不着的,会一早的去求证。
水车模型很简单,岑余子在长安都已经见识过真正的大水车,但王况要让他看的是和水车连着的一根长轴,长轴上每隔一段,便错开一个角度镶嵌了一块拨板,拨板压在一根中间固定在转轴上,一头铆了像是锤头的大木桩,此时是木桩那头重,木桩则是压在王况用小砖头刻的石臼里。随着王况转动水车,就见那木锤在拨板的拨动下,一下一下上下错落有致的在石臼里捣了起来。
演示到这里,岑余子已经明白了,这就想带了模型回去,被王况拦住了。光有水车臼是不行的,还得让米仁找到销路才行,销路自然就靠八宝粥了,八宝粥八样,基本都是五谷杂粮,加上糖,比起白粥要好喝许多,尤其是里面掺的莲子,花生和龙眼,可以说是色,香,味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