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战舰上的钢质装甲终究无法和苏俄制造的航空鱼雷相抗衡,即便是“罗马”号这种防御得到强化的主力战列舰,一口气“吃下”四枚鱼雷之后也因为大量海水的涌入而迅速向自己的右侧倾斜。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慌乱的意大利水兵们做出了最后的努力,而大量向左侧注水也一度让这艘3万多吨的战舰止住继续右倾的趋势,从四个巨大破口涌入的海水终究还是压垮了这艘战舰的水密隔舱。月光下,海上巨兽终于放弃了挣扎,海水渐渐没过它的甲板、舰桥最后是桅杆,带着满腹的抑郁和不甘,它最终坐沉在100多米深的海底,那里距离巴塞罗仅有40多海里!
在击沉“罗马”号之后,六架西班牙“叛军”飞机因油料不足在巴塞罗那以北一百公里、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比利牛斯山区迫降,但当意大利军队赶到现场的时候却只找到六架被人为破坏的飞机,技术人员在研究后得出一个让意大利政府和海军十分难堪的结论:这是一批性能很差的改装飞机,发动机有的来自没过、有的来自意大利,机体则由西班牙自己的工厂生产,它们搭载500公斤的鱼雷仅能以不到300公里的时速飞行一个半小时,但就是这样一群飞机穿越了整个意大利防线并准确的找到了连日来一直在巴塞罗那以东海域游弋的“罗马”号。
这份报告在第一时间送到了罗马的元首府,但在一天之后,意大利政府即宣布本国战列舰“罗马”号在西班牙东部海域因连续触发不明身份的水雷而沉没,并传令嘉奖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勇敢和冷静的“罗马”号舰员们,此外,意大利政府还表示将尽一切力量将这艘战列舰打捞并进行修复。
不过,在全球更具影响力的《世界新闻》却在随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真实揭露了“罗马”号从遭到攻击到被击沉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并根据各种资料分析和推测了西班牙革命武装这次行动的策划过程、飞机飞行路线以及飞行员们的下落,用事实告诉各国民众尤其是意大利人,西班牙人的勇气可嘉,但是意大利军队的疏忽和无能才是导致这次“罗马”号沉没的主要原因。
这一详尽的报道使得由德国控股的《世界新闻》在短期内销量几乎翻了一番,同时也让墨索里尼政府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25天之后,意大利政府做出全面从西班牙撤军的决定。
同年10月12日,西班牙皇家卫队和陆军在科尔多瓦城附近与西班牙革命武装展开激战,在多国联合部队以及德国空军的支援下,联军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随后在德国的主导下,西班牙政府和革命武装展开谈判,双方最终同意以组建联合政府、北部的部分地区享受自治的方式结束这场内战。不久之后,以西班牙皇家卫队指挥官拉米雷斯为首的军人企图通过武装政变来夺取政权,但在德国驻军的干涉下惨遭失败,拉米雷斯随后被西班牙政府以叛国罪处死。
次年春天,德国皇储安德雷斯·威廉·冯·霍亨索伦与西班牙贵族之后艾娜·德·坎波斯伯爵成婚。
第二十三章 华丽的谢幕(大结局)
时间的脚步悄然来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苏俄和日本的先后加入,国际安全联盟已然扮演起另一个世界“联合国组织”的角色,许多国际性的事务均交由联盟大会讨论和做出决定,在这个联盟及多国联合部队的有力干涉与威慑下,恃强凌弱、以文明屠杀落后的行为已经大幅度减少;在德国、土耳其等国的统治之下,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非洲正处于数千年来少有的稳定时期,而在美洲,国家之间的摩擦虽然偶有发生,但还没有出现升级成大规模冲突的迹象,拥有璀璨古文明、素来重视礼仪的亚洲各国更是和睦相处。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平静下的表象。
※※※
日本,东京都。
刚刚迎来自己四十岁生日的天皇裕仁,正在南郊兵营的大秋场上骑马检阅自己的军队。十年前的那场战争,日本输了,输掉了中日甲午战争以来的不败神话,输掉了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海空军家当,还得承担一笔巨额战争赔款。十年来,裕仁和他的国民缩衣节食,只留下勉强维持生活的物资,其他的都在用来偿还这笔债务,这样才能让那些分享这笔赔款的国家——德国、朝鲜、中国、土耳其、美国、澳大利亚等参战国满意。
表面上,裕仁和他的政府、国民对这些国家毕恭毕敬,并一再痛心疾首的表示自己将永远放弃武力侵略、只保留最基本的自卫力量,但是在心里,一颗仇恨的种子早已埋下。就如同对待1891年访问日本的清国舰队一样,这个充满野心的国家坚信自己总有一天可以打败强敌,让这些名单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尝到失败的痛苦。
十年来,日本政府不仅在努力的偿还战争赔款,还通过不懈的友好访问、双边会谈争取这些参战国的“谅解”,结果,中国最先放弃自己本应得到的战争赔款,其后是美国、澳大利亚,最终就连德国这个“头号债主”也同意将赔款总额缩减一半,十年之期将近之时,日本竟奇迹般的偿清了这笔赔款!
俗话说“无债一身轻”,裕仁终于感到了第一份轻松,但这远不是他努力的终点,他才40岁,正是一个君主、一个野心家的最佳年龄。骑着瘦弱的战马,看着那些装备着陈旧武器的日本士兵,裕仁对自己说,总有一天世界会为这支军队而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