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第1舰队前方400多海里处,规模更加庞大的德国主力舰队也在浩浩荡荡的奔赴战场,巧合的是,德军这边全部的89艘舰船也排成8列战斗纵队,虽然战舰数量不及对面的日本舰队,但是总吨位却是对方的两倍有余——日本人派出了数量可观的鱼雷艇部队,而德国舰队这边至少也是1800吨的标准级驱逐舰,舰载雷达的普及率更是日本舰队无法比及的!
400海里的距离说远不远,双方的远程侦察机很快发现了对方踪迹,紧接着,双方指挥官一面下令舰队进行战术机动,一面派出了自己的第一波攻击机群。
132架战斗机、56架俯冲轰炸机、52架鱼雷轰炸机,德国舰队的航母群一口气就放出了相当于日本舰队舰载机总量的庞大机群,这也难怪,舰队中的“凯末尔”号、“阿尔萨斯”号、“普鲁士”号、“洛林”号都是排水量4万吨上下的重型航母,加上2万吨级的3艘齐柏林级和1艘欧洲级以及12万吨级的4艘维也纳级,航母数量和载机量分别是对方的3倍和37倍!
70架战斗机、22架俯冲轰炸机和36架鱼雷轰炸机,日本舰队派出的首波攻击机群实力同样不可小视,只是如同谷口尚真所担心的那样,这些从未参加过真正海战的飞行员们是否能够将平时训练所学完全发挥出来还是个未知数。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之后,德国机群和日本机群先后抵近了自己的目标,而双方航母编队也在几乎同一时间派出了负责防御的战斗机群,以逸待劳一方显然有着精神上的优势,进攻者则因为油料上的限制而无法和对方进行长时间的纠缠,在两场异常激烈的空战中,双方的技术实力得到一定的体现,但更多的时候比拼的是飞行员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在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的战斗中,德日攻击机群各有部分轰炸机成功突入对方舰队上空,并不约而同的将对方的航空母舰当作首要攻击目标。
结果,德国的俯冲轰炸机击伤了日本主力航空母舰“祥鹤”号和“瑞鹤”号,鱼雷轰炸机则在“祥瑞”号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其中一枚致命的鱼雷引爆了这艘航空母舰的弹药库,另外一枚错过目标的鱼雷则意外击沉了日本重巡洋舰“足柄”号;日本的鱼雷轰炸机飞行员在战斗中表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决心,他们在以死相拼的情况下成功重创了德国重型航母“洛林”号,空战结束后1个小时,这艘不堪重负的航母终于倾覆。
虽然双方在战舰上的损失差距不大,但纵观整个战斗过程,德国舰队更加完善的防空体系击落了多达69架日本战机,相比之下日本战斗机和战舰防空炮合力击落的德国战机仅有27架。
在得到各自航空部队传回的战报之后,双方指挥官可谓是“皆大欢喜”,谷口尚真拿到的报告是“击中对方4艘大型航母,估计击沉2-3艘,另击沉击伤对方大型战舰3-4艘”,相比于日本飞行员充满水分的报告,德国航空部队的报告则要严谨许多,“击中对方航空母舰3艘,其中1艘燃起大火,但未见其沉没;击沉对方中型战舰1艘!”
在这之后,谷口与希佩尔各自下达了新的命令,日本舰队全体右转,德国舰队全体左转,虽然两位指挥官各有各的打算,两支舰队之间的距离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却没有拉近到300海里以内。
在第一波攻击结束后的半个小时里,双方的第二波攻击机群先后找到了对方舰队,这一次德国机群是79架战斗机、65架俯冲轰炸机和54架鱼雷轰炸机,而日军机群却突然增加到了102架战斗机、43架俯冲轰炸机和61架鱼雷轰炸机。原来,驻扎在佐世保的日本陆军航空部队也加入到攻击行列中来,不过航程上略占优势的陆基轰炸机在对阵德国战斗机和战舰防空炮的时候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被对方雷达早早发现也使得它们丧失了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的机会。
第八十七章 英雄无敌
战争结束之后,德国政府在位于柏林以西数十公里的勃兰登堡市和位于基尔运河河畔的海德市建立了两座国家军人公墓,这里埋葬的都是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战士。在这两个规模庞大、气氛庄严肃穆、环境静谧清幽的公墓里,既有多人合葬的无名烈士墓,也有一人一墓碑的单人墓,在翠绿的树林中,洁白的墓碑鳞次栉比,宛如逝者浩大的军阵。
有一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墓志铭:
他自私、自大、目中无人,但每当他踏入战斗机座舱,任何敌人都会为之胆寒,他无愧于国家英雄的称号,他的战斗精神与帝国同在——德意志帝国海军少校赫尔曼·威廉戈林长眠于此。
1929年8月1日下午2时15分,日本九州西南470海里处,德国恩斯特级航空母舰“洛林”号已经彻底消失在海面上,在德国舰队前方300多海里的地方,日本重型航母“祥鹤”号也带着千余名官兵沉入海底,但激烈的海空大战才算是刚刚开始。
由于母舰被击沉,赫尔曼·戈林和他的亨克尔iii型舰载战斗机只好降落在临近的“凯末尔”号上,当他一脸不快的离开座舱的时候,迎面上来的正是他的老竞争对手、德国海军头号王牌飞行员冯·卢克斯中校,这位擅长驾驶亨克尔ii型战斗机的佼佼者到这次海战前为止已经击落了49架敌机,足足超过第二名10架,而戈林排在第三,加上刚刚击落的两架日本战斗机才有37架的总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