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德军的机枪响起,悲伤的歌声嘎然而知。

往事一幕幕如同幻灯片一样开始在黄义达脑海中放映,记忆中儿时伙伴模糊的脸庞在此时却变得清晰无比,逝去的亲人似乎又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曾经令他骄傲或悲伤的事情此时都已平淡无奇。他,一个山东地方军阀,用刺刀与德国人合伙灭了4个师团6万多日军,接着在野战中重创了山本师团,最后还攻入了包围青岛的日军大营。

和纳尔逊一样,黄义达也倒在了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

纳尔逊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为世界所尊敬的一个人,可是他黄义达呢?他取得了中国百年以来对外敌战果最大的一场胜利,但是又有多少人会记住他?这些德国人会,那些日本人会,可是自己的国人呢?

黄义达忽然发觉自己第一次这么清楚的洞察着这个世界,响马军获胜了,可他们的胜利并不能代表这个民族的复兴,他们不是正规的政府军队,他们身上寄托的只是亿万中国人民对日寇的仇恨。在这场战役结束之后,国人只会在茶余饭后兴致勃勃的谈论起日本军队自名治维新以来遭受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败仗,而围歼他们的,是德国远东特遣军和中国山东的一支军阀武装。德国军队实在是厉害啊!可是那支军阀武装为什么要帮助德国人呢?众多小市民、商人和政客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有钱能使鬼推磨呗!

小狗子那张憨厚的脸庞已经被泪水湿润,黄义达好想安慰他,可惜自己的手已经没有半点力气,身体像是掉入一个冰窟一般,这个秋天明明到处是和煦的阳光,却被长白山的冬天还要冷。

“老子戎马一生,在死人堆里摸爬滚打,没想到却死在这里!”黄义达很想发出一如既往粗旷的声音,嘴唇轻轻的动了几下,却没有发出一丝微弱的声音。看着联军的士兵们不断冲进日本人最后的营地,他忽然觉得自己死得很值。不仅为受苦受难的中国百姓报了仇,也赢得了另外一群侵略者的尊敬,虽然这种尊敬透着淡淡的无奈。

自己的身体已经渐渐失去所有的知觉,但是大脑还在拼命的运转着,就连黄义达也不知道自己的思维什么时候才会停止,最好永不停止,那么终究有一天,他能够看到所有的侵略军都带着崇敬的目光离开这片土地。

之前那场近身刺刀战打的实在是痛快,黄义达觉得自己的士兵个个都是好样的,在日军和德军这两支代表亚欧最强陆军实力的军队面前,中国人用行动证明了这个民族的实力。如果每个中国士兵都像这些勇士一样,侵略者怎么敢踏上这片土地,可惜在这个时代,人们关心自己的利益多余国家,各支军队互相倾轧多余抗敌,一个人的死如何能够唤醒这么多愚昧的灵魂。

黄义达又想起德军防线下面的战斗结束后,他的心情如同这秋风一样清爽,那种策马傲视战场的豪迈,那种冷看无数敌人尸体的高傲,那种面对万千同伴死伤的黯然,自己的心境似乎升华了不止一个等级,可惜自己身上刚刚出现这一点点伟人气质的时候,死神却嫉妒的瞄上了自己。

当千树大佐临时指挥的山本师团出现在联军士兵们的视野里时,联军士兵都开始集合。根据双方指挥官的安排,德军士兵居前,黄义达的士兵居后。

即便是在这种野外遭遇战中,黄义达也依旧和他的士兵们呆在最前线,而阿伦斯中校则站在防御阵地上远远观望着。这是两军指挥官性格使然,也是两个民族迥然不同的战斗风格。作为拥有这种习惯的指挥官,黄义达知道自己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然而这一天真的到来了。

尽管拥有非常勇敢和强悍的部队,但黄义达对德军的武器装备还是有种深深的羡慕。虽然德军战前秘密储存的航空炸弹已经用尽,而飞行燃油也所剩无几,但鉴于这场战斗几乎算是最后的战役,因此德军飞机毫不吝啬的再度飞临战场。在巡视了一遍整个战场之后,德军飞行员们将军火工厂自治的土炸弹扔到山本师团的士兵头上,日本士兵依旧无助的四散躲避,少量的机枪子弹有气无力的从日军队列中升起。在来回扫射了几遍之后,德军飞机开始在日军头顶盘旋,将噪音和压抑留给这些日本人。

在德军飞机的干扰下,山本师团花了十几分钟才重新整好队,虽然头顶嗡嗡的声音令他们心烦意乱,但日本士兵们还是迈着整齐的步伐继续前进。

黄义达默默的看着前方开来的日军士兵,对方的人数仅有1万5千人左右,而自己这边还有3万多中国士兵和4千多名德军士兵。放在平时,若是日本人没有重炮支援,自己的士兵完全可以轻松草歼他们。可是现在,自己这几万士兵经过一场苦战之后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已经大大下降,而作为一支复仇之师,那个师团的日本兵看起来不仅精神抖擞,气势也比往常更具压迫感。在战斗开始之后,黄义达第一次为战斗的结果感到担心。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如果进行近身搏斗,恐怕自己的部队占不到多少便宜,即使能够取胜,伤亡也肯定不小。

对于黄义达和他的士兵们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与德国军队肩并肩作战,之前夹击日军时双方的相互配合并不多。此时,德军选择了站在队列最前方,给黄义达和中国士兵们一种非常独特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