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娇羞一笑,埋头赧然道:“妾身能行此善举,全靠殿下在后支持。殿下如今因此得誉,全是殿下积善因,才得了善果!”
她笑得娇媚诱人,引得李佑忍不住伸出手来,在她鼻端刮了一笔。
李佑道:“总之,这饮冰坊算是开起来了。日后这义卖所得银钱,足够支撑你的粥铺了。咱王府也不必拿钱出来,去赈济饥民了。”
齐王府虽有不少余粮,但也架不住韦敏整日往外送。
提早为他这济民举动找好经济来源,也很重要。
当然,李佑售冰,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他想透过售冰,将他齐王府救济灾民的善举,传播开来,以此来立住他李佑的声名形象。
自古老话不是说么,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
他李佑救了那么多饥民,这事的影响并不算大,可刚一开间铺子,就立马被全城百姓戳脊梁骨。
只有坏事的传播力度,才足够大。
借由售冰一事引得众人注目,而后再顺理成章地将舆论引到赈济饥民之事上。
先抑后扬之下,他李佑的名声形象,算是立起来了。
自这往后,谁提到他李佑,不得夸一句齐地父母?
这风评的好坏,对李佑可十分重要。
且不论对朝堂公论会否有影响,单单说再过一个月,那红薯成熟时,就需要用到这好名声。
到时候,红薯成熟,不得将之推广开来?
他李佑是齐地之主,当然要优先考虑在齐州推广红薯了。
你李佑是个纨绔儿,说的话百姓们能信么?
经这冰饮一事,风评好转,至少能让他在往后推广红薯时,多获些支持,阻碍会少一些。
李佑正自沉思着,往后那红薯产出时,自己该如何推广安排,却忽地感觉到自己耳边传来丝丝痒意。
扭头一瞧,此刻正俯在自己身上的韦敏,已探头凑到了自己耳边,一脸娇羞地朝自己耳旁吹着气呢。
“殿下,您在琢磨什么呢?”
见李佑扭头,韦敏嘻嘻一笑,随即捂嘴乐道。
她娇媚模样惹得李佑心头一颤,李佑随即凑上嘴去:“本王在想……怎么欺负你呢!”
他刚一探头伸过去,韦敏旋即娇笑着避开:“殿下,这……这还在院子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