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页

其实武宁侯并未认下谋杀亲妹之罪,甚至还说了一些关于肃王的事,口口声声说许氏以及李家私下与肃王勾结,许氏死有余辜云云,把刘启方吓得不轻。

但仔细想想,武宁侯分明就是在胡说八道,试图搅乱一池浑水。

肃王明明就是李羲父子俩亲自押解上京的,也是得了皇帝嘉赏的,武宁侯此言岂不是说皇帝识人不明?!

刘启方为着这个问题与几个亲信犹豫头疼了好几日,觉得这上报也不是,瞒着也不妥……

后来,还是因为端木宪亲自登门,又“过问”了几句,才让刘启方下定了决心。

无论如何,武宁侯杀妹一事罪证确凿,杀人偿命,武宁侯府是注定要倒了,可是李家不同,李家正得圣宠,闽州又开了海禁,如此看来,这李家怕是能兴旺一阵子!

最后,刘启方干脆用刑让武宁侯画了押,快速地结了案。

“皇上,”刘启方定了定神,又道,“武宁侯招认杀了许氏的原因是因为这次李家立下大功,闽州又开了海禁,武宁侯想让许氏为侯府筹谋,却被许氏所拒,一气之下,武宁侯就对许氏动了手,没想到失手把人误杀了……”

说着,刘启方恭敬地把几份证供交由內侍,再呈给了皇帝。

岑隐在一旁幽幽地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可惜啊,李总兵已经走了,不能亲眼看到罪首伏法……”

皇帝随意地扫了一眼手上的那叠证供,本想随手放到一边,手又顿住了。

他这才想起了李羲为了海禁和闽州军政,几日前就启程回了闽州,只留了李传应还留在京里……

是啊,这事拖了也一个月了,也该给李家一个交代了。

皇帝的目光下移,停留在那赤红的手印上,脑海中不禁浮现许氏死后,李家父子俩一起来了御书房求见自己,两个高大威仪的男子在自己跟前声泪俱下,痛不欲生。

他们忠心耿耿,为了替他押解肃王才上的京,否则李大夫人也不至于会命丧武宁侯府……

哎!自己身为皇帝,要是不让杀人的罪魁祸首伏法,实在愧对忠臣啊!

皇帝的眸中闪过一道利芒,把那叠证供扔在了一旁的案几上,然后果断地下令道:“传朕口谕,武宁侯谋杀亲妹,罪无可恕,革去三等侯爵位,三日后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