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信!

虞晚晚想起这一路上她接到的江泠的信,瞄了他一眼,心中熨帖下来。

两月前,江泠与她在官驿分别,第三天,她就收到他的来信。

这不是江泠第一次给她写信,曾经有一次他出府公干,是给她来过信的。

她还记得那三封信,简短的不能再简短了,一共才十四个字,“安好!”“一切安好!”“归家途中,三日后到。”。

说是纸条应该更合适。简直是惜字如金。

而当时,她也和他没什么话说,不知该怎么回信,便直接写了菜谱上去回给他。

但现在不一样了!

这一次江泠的来信,字数虽也不多,可明显带了情意的,竟给她做了一首诗:“驿里逢冬风,独卧灯前影,遥看月霜华,青鸟传思念。”

虞晚晚接了信,一个人躲在了床帐里,把信纸放在枕头上,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的。

一连看了三遍,诗她都能背下来,还不由把信贴在胸前,脑中想着江泠写信时的模样。

在她原来的世界里,已经很少有人会用信纸这种方式沟通了。这其实是她第一次收到真正的纸面的情书的。

虞晚晚觉得她得好好的回一封信给江泠。但是写什么呢,让她做诗,她可不会。也不可能再写菜谱。

可让她直接写个我想你等的情话,第一封,她也不好意思这么直白的写。

虞晚晚咬了笔头子,好一番想,最后决定给他写个夫妻恩爱的故事吧。就是“过桥米线”的由来。

虞晚晚大笔一挥,洒洒洋洋的写了起来:做妻子的心疼在岛上读书的丈夫进食不规律,便想了法子,杀了一只肥母鸡,放了当地人喜欢吃的米线和其他作料,用沙锅熬好,不但味道很鲜美,而且很长时间仍然温热。丈夫很喜欢吃。因妻子送米线到岛上要经过一段曲径小桥,丈夫便叫这米线为:“过桥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