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德妃从一个包衣宫女一跃超过众多贵女晋位为妃,一巴掌打得后宫众嫔妃回不过神,后来别人想方设法想要得到的到了她这里她却半点不珍惜,又是一巴掌狠狠地打在别人的脸上,这样的人甭管表面上表现的有多么和善,落在旁人眼里也是无比的虚伪。
不是后宫众嫔妃心疼胤禛,而是看不惯德妃的一干作派,明明是拿儿子换到了,却摆出一副包括胤禛所在的过往都是耻辱的模样,然后死劲地打压被她拿来换好处的儿子,单这一点就让人瞧不上眼。
好在上天终究还是公平的,尽管没有上演恶人自有恶人磨的好戏,可上天亲自出手惩罚恶人可比恶人慢慢磨来得更让人高兴。
不过眼下德妃倒了,以往不怎么招眼的宜妃就显眼多了,万岁爷的心思大家都猜不准,但从万岁爷的态度上不难看出万岁爷的某些想法。
原本都以为如今最得皇上看重的就是雍亲王胤禛,现在看来,皇上对于九阿哥胤禟也不是一点都不关心,这是不是说明皇上有心再立新的储君,又何者是对这些阿哥有新的安排?
在众多猜测之下,原本显得有些冷清的新年慢慢地开始恢复以往的热闹,原本开始有些消停的阿哥们也不知不觉地开始动了起来,只是这其中的变化,还需自个慢慢发觉。
第334章 调整
胤禛从来都是一个务实的急性子,这事要么他不做,一旦他决定要做,肯定是要第一时间动手,甚至做好的。
出京的事是之前就说好的,甭管他愿不愿意,这一趟他都必须要走,至于武秀宁提及的格格们嫁去蒙古之后的生活情况,他既然决定要查,那就不可能耽搁,毕竟蒙古距离京城并不算近,且不是自己的地盘,有些事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做,不然落在旁人眼里,还以为他是想破坏满蒙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在派人前往蒙古之前,他还得先给康熙上个折子,不然真要是让人捅穿,那一片好意指不定就变成别有用心。
他从来都不抱有侥幸心理,做事谨慎又谨慎,容不得有半点隐患,若非如此,他怕是走不到今天。
“怎地突然想到要查这个?”康熙看了胤禛送来的折子,有些不明所以,以为是胤禛发现了什么,便直接将人宣进了宫。
胤禛拱手以对,语气恭敬地回道:“都有只有为人父母方能体会父母的苦心,儿子如今也为人父,有些事情虽然不好宣之于口,却也想要为子女多打算一些,只是女儿不同于儿子,同儿臣这个阿玛相处的少,有些话也不好说,儿臣偶然听武氏,嗯,就是儿臣的侧福晋同大格格说体己话……”
这听墙角终究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事,胤禛提及,这向来面无表情的脸上也不由地带了一丝涩然,康熙见状,朗声笑道:“都是自家人,偶尔撞见也不算稀奇,你继续说。”
眼见老四脸皮薄,康熙倒是越发地感兴趣了,到底是什么话竟然促使老四决定费力去查这些琐事,至于武秀宁,也再次在他面前挂了号。
“原本女儿家说点儿体己话并不算什么,可有些话却让儿臣如遭雷击,儿臣早些年子嗣艰难,自打武氏进府,子嗣便慢慢多了起来,儿臣当时只以为武氏有福——旺子嗣,可那天儿臣听武氏告诫大格格,说是女儿家的身体越是康健,子嗣才越是健康,儿臣当时没多想,等回到书房,才恍然想起嫁到蒙古的姑姑妹妹们,似乎少有子嗣,便想着查上一查,看看是不是有其他原因。”胤禛这么说有为武秀宁请功的意思,也有他自己的意思。
自打弘昱出生,他心里就一直认定母体的康健和子嗣息息相关,后来他针对此事也做了不少试验,再加上武秀宁接二连三地为他诞下子嗣使得他越发地相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