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巧为农家女 半阙长歌 977 字 2022-10-17

“不用。”顾婆子摆了摆手,“那个红章可值钱了,咱们普通人家啊,可盖不起。”

顾乔不解,眉头微蹙。

梅氏笑着为她解惑,“那有章的叫官契,也就是红契;你手里的这是白契,又叫民契。若要将民契换成官契,盖上那大红章,就得缴契税,契税太贵了,没那必要。”

“没必要?那若是产生纠纷了,我拿着这白契去衙门,官衙管吗?”顾乔不禁问道。

“白契衙门不管。但这就换个田,大家都是族人,还有族老见证,不会闹到那一步的。”顾婆子回道。

“可我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顾乔是新时代的灵魂,法治社会培养出来的孩子,喜欢白纸黑字、法律认可,顾婆子他们说的这话,她听着怎么像是他们那个时代办抵押不登记呢?

“契税十之一二,除了朝廷的,就没有咱的了。行了,都是族亲,不会有事的。况且,若要扯皮,我的地契没用了,他手里的那张不也没用吗?何况你仁叔不是这样的人。”顾婆子又道。

顾乔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十之一二,也就是契税最高可达百分之二十,怪不得大家都不去衙门盖章呢!

再一想到这个时代宗族自有约束族人的一套办法,她便不再瞎操这个心了。

“行了,今儿换田耽搁了,也懒得再上山,咱们就在家里把土翻出来,然后编竹筐吧。”顾婆子讲道。

“好啊。”梅氏和顾乔点头。

顾婆子又道:“明日重阳,虽说前两日请了巧儿她舅舅一家子和她外叔祖吃饭,打的是重阳节的名头,但明日才是真正的节气,咱们一家三口还是得好好过个节。”

她顿了顿,叹了口气,“之前因为粮食不够,所以无论是端午、中元节还是中秋节都过得不是很热闹,这次可得热闹一番。”

“那可不是,咱们家热热闹闹过个节!娘,咱们要不做柚子叶粑吧?”

“柚子叶粑?”顾乔又一次听到了新词,顿时眼睛一亮。

就像她嘴里常常冒出一些顾婆子她们听不懂的新词一样,同样的,顾婆子和梅氏展现出来的古代农村的风土人情,对于她而言也是十分新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