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哼!”杨氏板着脸从堂屋里走了出来。
梅氏看到杨氏就发憷,立即走上前两步将竹篮放到屋檐下,说道:“不麻烦了涣青哥哥,这是我给你和三婶婶带的一些吃食。这不快中秋了吗?鱼是巧儿养的,除了鱼还有两升白米、两斤面粉,另有干豇豆那些,带过来给你们过节。”
梅涣青一看到白米和面粉就拉了下脸,“拿这些作甚,我手脚齐全的,哪有要你们孤儿寡母东西的道理。”
梅氏怕说不过梅涣青,将篮子一放,急忙讲道:“这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另外,还你的那一百文也放到里头了。不说了,家里还有农活,我们就不耽搁了。”
东西送到话说完,她便转身要走。
“梅姑!”梅涣青急忙喊她。
梅氏却拉着顾乔,跟身后有狗撵她似的,疾步朝前走去,不敢回头。
顾乔拽住了她的手,轻声喊道:“娘。”
“你三外祖母不喜欢咱们,赶紧走。”梅氏讲道。
顾乔叹了口气,依旧不动,只道:“您可知您这样走了,只会让舅舅更加难做?三外祖母不喜欢我们是她的事,可舅舅对我们好却也是事实,您一味退让,立不起来,只会让三外祖母更加瞧不起你,让舅舅夹在中间难做人。而且哪有送人东西,话不说清楚,强塞过去就走的道理?那等回头过年的时候,您的东西又怎么送得出去?”
梅氏闻言心头一震,可面上还是露出了难色,“这……”
她从小就惧怕这三婶婶,哪里有勇气与她打交道?
谁知道顾乔却转过了身去,冲着梅涣青甜甜的喊了一声舅舅,然后答道:“我娘是惦记着家里的农活,这才匆忙了些,还请三外祖母和舅舅莫怪。今年因为奶奶腿脚不好,家里的米粮、豇豆这些,全是娘耕种所得,这拿来送给舅舅过节,既是我娘的意思,也是我奶奶的意思。”
说着她顿了顿,继续道:“舅舅照顾我们良多,大家是血浓于水的亲戚,说句道谢太过见外,但我们这心里其实都记得。以前走动不便,也没有能力,如今日子渐渐好了,这些节礼也不过是个心意,还请舅舅收下,以后两家人越走越亲才是。”
站在门槛旁的杨氏听到顾乔这一番话,不禁抬眸细细打量了这小姑娘几眼。
顾乔眉眼弯弯,任由杨氏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