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戟案,要是没瑞临长公主飞奔进宫,以及他家的铜戟头是真不够数,他爹娘怎么都免不了到大狱里挨几顿刑的,能不能活着出来就另说了。
朝中有人好办事,千古名言。
瑞临长公主是天子的妹妹,他家跟瑞临长公主来往还不犯忌讳。
这种关系下,瑞临长公主接了这差使,裴三郎就不能按照赈灾顺便开几个厂发展点民生经济的样式来做了。
他跟瑞临长公主到她府上,见到瑞临长公主拿出之前的章程,就说:“那个是应付三公的简易版,既然是姑母接了这差使,我们可以换一个升级版的。”
瑞临长公主:“……”
裴三郎说:“最完整版的,这个跟大凤金行是一套的。大凤金行管的是钱财的流通,但支撑钱庄流通的就是这个。”实体经济。
他指向瑞临长公主拿出来的这个,说:“有你这个,钱庄里哪怕一枚铜板都没有,它也崩不了,没你这个,钱庄里哪怕有座金山,都得说崩就崩。这个做好了,以后无论灾年还是在丰年,朝廷都能应付自如。”
瑞临长公主看向手里的绢布,问:“这就是应对灾年的?”
裴三郎说:“不止,做好了的话,面对这样的大雪、地动、地里颗粒无收,天下苍生万民一年四季都能够吃饱穿暖。”
以瑞临长公主的身份地位,和天子对她来信任来看,她接这个差使能做很多事。
裴三郎便把市场经济学里的,实体经济与基础民生这方面的知识换了个通俗易懂的方式,给瑞临长公主补了堂课,先给她灌输些概念上的东西,让她明白这么做有哪些方面的好处。
最简单地道理,想让别人打个工都得开出个令人满意的工资,人家才愿意好好干活。
想让一位长公主和朝廷下大力气去推广实施这些东西,得有切实的好处。不然,到冬暖夏凉泡澡吃冰食踢蹴鞠多轻松多开心。
他如果说,这么做能让奴隶们吃饱饭、让底层百姓冬天不冻死,人家能立即叫来管家送客。
所以他就拿钱庄作对比,告诉瑞临长公主,干好了,这会出个比大凤朝的金行司更有实权的衙门,哪怕是朝廷打仗都得找她要冬衣袄子、要粮草,例如,面饼、炊饼、肉干、菜干,司马府都得找她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