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朝的封地全是城池,不设封国,因此公爵只称公,不称“国公”,“国君”只能用来代表皇帝。这个世界没有太监,内务司也不叫内务司,而叫太内司,其诸多职务由皇亲国戚担任。
望公担任太内司监司,是太内司的一把手、瓢把子。诚公则是分管领导,在太内司下设的置办司担任司掌一职,相当于后世的采购部部长。
裴三郎原以为这二人是为马鞍而来,结果竟然是为了买手套,天子亲口御指要买他家的手套,让太内司购置。
镇武侯虽然是裴三郎的父亲,但将来能够袭爵和继承家业的是长子,裴三郎是要分家出去的,而这买卖也是裴三郎的,哪怕是为了公平和兄弟和睦,他也不能替裴三郎做主。
望公和诚公活了大半辈子,头一次遇到让一个七岁稚童来谈皇家内供这样的大买卖的,神情不免有几分微妙,看向镇武侯的眼神是:你没开玩笑?
裴三郎一听,买手套呀,那就在商言商呗。不过自家老爹是真给力,连手套这样的小买卖竟然都能卖到皇家去,不愧是凭着一对石锤五个战奴就能混到封侯的人,给老爹的三成分红可真没白给。
他当即坐下,令小厮把他房里记在竹板上的产品清单和样品拿来,当即向二位采购商介绍起自己的产品种类、效用、价格、原材料和生产周期。
手套从粗麻、细麻、羊毛线、兔毛线、毛皮手套,半指的、包住全部手指的各种款式都有。
围脖就是细麻线、羊毛线、免毛线三种。
袜子因为是冬季,都是羊毛袜,只有一种款,但分男女式样。
写有详细产品信息和价格的竹板标签挂在样品上,望公和诚公看货的同时想价格、材料都方便。
望公问:“镇武侯献给天子的手套是哪款?”
裴三郎挑出皮手套,说:“这个,我一共只做了十副。”
望公和诚公都不由得打量起面前这七岁小儿。小小年龄,谈起生意那老练劲简直就像活了三十岁的世族豪商。
裴三郎说:“尽管放心使用,我这手套、袜子、围脖已经卖遍朝城,但凡出得起家资的都要买几套御寒。”
皇家采购自然是买最好最贵的,开口就是羊毛、兔毛、毛皮的先来一千,他们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