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也难受得说不出话:“对,秦誉一定还活着,一定会平安归来。别忘了,我们儿子什么时候让你操心过?他这么懂事,一定不会让我们难过的。”
秦家人强打起精神。
徐丽开始出门买菜做菜,不再喊楼下饭店送饭菜。老秦回到岗位上拼命工作,闲暇时拿着棋盘去找棋友重新下棋。秦言在放学后也会打两局球,臭烘烘的回家。
姜乔回到文工团练习演出节目,学习乐理知识,更是在跟诸多良师益友请教后开始学着创作歌曲。只是唱歌已经满足不了她的求知欲。
所有人都在努力的、好好的生活,等着秦誉的归来。
另一边的姜家日子却不太平。
起因正是姜乔那封信。
信没有寄给姜路,寄给的是姜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这朋友是真心为姜路好,两百块连同信,一样不少完整的交到了姜路手上。
刘华把信给姜路念完后,看着她:“你这堂妹是真心为你好。整整两百块,谁能这么阔气掏出来?你要还不知道反抗,你就别跟我抱怨了,老老实实去嫁人。我帮不了你,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姜路到了嫁人的年纪,高小梅这段时间催她催的紧,不断的给她说对象。姜路不堪其扰,跟刘华抱怨了许多次。刘华也着急,因为高小梅说的对象质量不行。
不行到哪种地步呢?
姜路一个黄花大姑娘,高小梅居然要给她说一个离婚带俩娃的二婚男。在农村,都是头婚给头婚说亲,二婚给二婚说亲。给头婚说二婚的,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村里就有人说高小梅。
但高小梅脸皮厚惯了,还很有理:“你们懂个啥?卢军虽然是二婚,但他在部队里当兵,每月五十块的津贴。人也长得高高大大,不比村里那些地里刨食的瘦骨头强?”
“不就是头婚二婚的区别?嫁谁不是嫁,能找个有钱的干啥要去跟穷小子吃苦!”
村里的婆子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使的主,个个都很会算账:“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在城里生活样样花钱,买根葱都要票子。五十块津贴又咋了,两个小子身上一花销,能剩个啥?而且姜路是去当后娘,钱能让她管?以后不生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