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孤勇之臣

在晁错看来,眼下天下的局势危如累卵。

汉景帝正在刀尖上跳舞而不自知。

匈奴连年入侵,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越来越贪得无厌。

每一次与匈奴的和亲,都是匈奴人对大汉的敲骨吸髓。

和亲虽然能够换来短暂的和平,但终非长久之计。

凡是以身饲虎之人,哪里有一个能够逃脱悲剧的命运呢?

长此以往,大汉必亡!

。。。。。。

比匈奴更可怕的,是内地的那些诸侯们。

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强,逐渐开始对汉文帝一脉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

他们秣兵历马、枕戈待旦,谋划于密室,随时准备挥军杀入京师,取而代之。

是的,汉文帝得国不正,这给他天下诸侯一个绝好的借口, 也极大的刺激了他们的野心。

大家都是太祖皇帝的后人,凭什么刘启可以做皇帝, 他们就不能的?

大家庶子的后代,地位都差不多嘛。

是的,如果皇位在汉惠帝刘盈一脉的手中,其余诸侯们可能不敢有这种想法。

因为在大汉,嫡庶之别,犹如奴仆之别。

庶子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和嫡子争位的,哪怕争,也争不赢。

刘恒不是嫡子,而是庶子,那大家的地位就平等了,凭什么不能争呢?

晁错这几年秘密调查的结果,令他心惊。

天下诸侯,十个中有七八个都有不臣之心,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

可以说是全员恶人。

只不过其他人表现的没有吴王那么露骨罢了。

因此晁错断定,大汉迟早会爆发一场惨烈的内战。

既然要打,晚打就不如早打,先点打完大汉就可以早点休养生息,早点腾出精力对付北方的匈奴人。

可是,他劝了汉景帝无数次,汉景帝就是下不了最后的决心。

无奈,他只能出此下策了。

此刻,他早就已经将甚至置之度外,如果能够通过一死,换取汉景帝削藩的决心,他也觉得值得。

是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汉景帝的孤勇之臣、愚忠之臣。

。。。。。。

汉景帝见到晁错的时候,晁错正正襟危坐在桌案之后,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