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恐诸侯不奉诏

。。。。。。

对此,刘荣十分厌烦,但也能也理解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他们这种官员,做治世的看家犬足矣,却无法成为进取大世的千里驹。

刘荣深知,汉兴六七十年矣,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盛世。

他真想对石甲说一句,别在这给我装了,大人,时代变了!

懒得在理石甲,刘荣将目光投向了卫绾。

卫绾能够成功从汉景帝的小本本上逃生,其政治智慧不会弱于石甲等人。

刘荣原本以为这个老儒也会给自己打太极,没想到卫绾却给出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回答:

“此诏虽好,臣恐诸侯不奉诏。”

他望向刘荣的眼神很特别,显然是知道这个政策出自刘荣之首。

刘荣有些纳闷,《推恩令》中只字未提刘荣,这件事应该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啊。

包括汉景帝、窦太后、刘荣三兄弟;还有晁错,作为汉景帝的头号心腹,他肯定也是知道的。

如今,这个卫绾居然也知道了,莫非汉景帝对他的信任已经达到了如此的地步吗?

这个卫绾不一般啊。

这次离开长安,或许肩负着汉景帝的特殊任务也不一定。

后面,刘荣有和两人胡扯了几句,就开始和两个弟弟告别了。

时间不早了,是时候上路了。

他偷偷递给了两个各一个锦囊,吩咐他们遇到大事或者到了危急时刻再打开。

若无大事,切勿打开,切记切记。

随后,大队人马开拔,三个人依依惜别。

他们本就是一奶同胞,这些日子相处十分愉快,如今骤然分立难免有些不舍。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刘荣都是重感情之人,对于兄弟之情十分看重。

刘荣望着两个弟弟远去的背影,眼圈不禁红了。

直到远林遮住了他们的身影,刘荣这才和陈阿娇返回长安。

他脑子里都是卫绾所说的那句话,恐诸侯不奉诏。

他们真的敢不奉诏吗?

他们真的会不奉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