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文韬武略

“救驾?”

“快,圣上在关外遭遇伏击,情况紧急,速速点足人马出关!”黄升言简意赅。

宋旗祥鼻子都吓白了,慌忙回城点兵。

仅仅一炷香时间,3500骑兵杀出城去。

……

铁马山头,朱友健登临山巅,遥望山下狭长的平原,旌旗展展,人影绰绰。

感慨道:“这高得捷算是个干才,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将拦截线布置完成!唬的建虏绕道远行不成问题了!”

“都是圣上英明神武,指挥得当!”王承恩不失时机的拍着马屁。

看着山下壮观的阵势,回想这一天来的遭遇,朱友健不由得低语: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伟人的诗词总是那么大气磅礴。

此时此景倒很贴切。

周英骆听了,在心里细细品味,越品越心惊,这词端的是大气磅礴,想不到崇祯皇帝,居然文韬武略!

她生在将门,父亲同僚或文或武极多,她见过不少所谓的高人、名仕。

但依周英骆所见,从无一人有眼前的大明天子之无敌武艺,从无一人有眼前的大明天子之磅礴文采,从无一人有眼前的大明天子之气度。

所谓是站得高看得远,朱友健极目远望,见到不断有大明骑兵往北狂奔,后面建虏尾随。

见到这片旌旗后,明军明显加快了马速,而建虏大多驻足,徘徊良久,退了回去。

“万岁,疑兵之计成啦!”王承恩大喜。

“行啦,暂时打不起来了。让高得捷准备好机动队伍,随时痛击来犯之敌。朕得去睡一会。”

话落,朱友健取出龙袍,简单铺在地上,大大咧咧躺了下去。

前世在野外拉练时,这种随地睡觉的事情做多了,此时觉得甚是亲切。

不一会就鼾声大作。

周英骆在不远处蹲下,一直在好奇的看着他。

时间不知不觉间流逝,将近日落,朱友健才悠悠转醒,缓缓坐起。

王承恩见了,赶忙走过来,“万岁,一直没有建虏冲阵,也没有军情传过来,您再休息一会吧。”

朱友健看了看他疲惫的脸色,“不睡了。你去休息吧。”

“臣不敢。”

“让你去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