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八佰》竟然这样讲故事

这个场面相当的震撼。

但更加震撼的,还是那纵身一跃。

这是自我的救赎!

同时,也是在这种民族危亡时刻,做出了一个中国人应该做出的选择!

等一下,史老师确实也想到了,他仿佛突然间三观就特别的正了。

可是……应该!

就应该这样,真的应该这样!

就算是之前犯了错,可还不让人改吗?

这个老陈可以,真的可以!

他跟原本的那些英雄不一样,他有瑕疵,他有毛病,但他还是个英雄。

史老师对王誉是真的服了。

大部分的导演是不会这么拍的,也许不敢,也许没有想象力。

王誉他全都有。

就好像,吴白鸽说他如何如何,他就敢直接反怼回去。

而且,他也真的有手法。

这种小人物身上有毛病,有瑕疵,但最终成为英雄的手法。

确实,不鲜见,可用在这里,非常的合适。

但……

等一下!

史老师脑门全是汗,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个老陈,他整个的故事,其实就可以拍成一部电影了!

对呀,就说从开头到现在,那个孩子的声音跟老陈,这些就可以了呀,就是一部电影了。

故事不错,很感人。

可人死了呀。

怎么办?

怎么往下继续?

难道要推出谢晋元的视角?

可不对呀,要是直接转到谢晋元的视角,就给人一种很生硬的感觉。

没错,就是生硬。

关键是,这样一转的话,就十分的有主旋律的那个范儿了。

必须得承认,史老师现在三观可以,但如此就进入主旋律环节,这位自认编剧行列的编剧老师,就觉得吧……

差那么点儿意思。

于是乎,一幕叫史老师,万万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在大银幕上,我们看到了!

等一下,看到了什么?

是观众看到了,当然看到了。

可是,我们看到的并非是老陈在四行仓库里面的情景。

是外面!

确切的说,是苏州河的这边。

也就是说,我们这些观众,如同苏州河对岸的那些租界里面的百姓一样。

而且,随着镜头的转移,还确切到了人。

是一个人。

一个穿着军装,但又不是那么规范军装的姑娘。

很漂亮的姑娘!

“啊啊!”

姑娘首先是热泪盈眶,自然也发出嘶哑的声音,而紧接着。

“同胞们!乡亲们!咱们的英雄在前方抗击日军!请大家多多帮忙,伸出你们的援手吧……”

这……

史老师一瞬间就明白了。

这是女童军杨慧敏,她正在号召各界进行捐款。

而这……丝滑!

真的,只能用丝滑来形容了。

因为现在的电影,一下子就变成了女童军杨慧敏的视角!

关于杨慧敏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但凡研究四行仓库相关的历史,就不能忽视她的名字。

而眼下这种转变,真让人很难挑出毛病。

《八佰》这部电影很快又进入了另外一个节奏。

苏州河这边的,我们同胞百姓,以及那些个洋人们,他们的种种状态。

史老师真想拍案叫绝!

因为这个手法好不说,丝滑不说,还十分的凸显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