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个,明朝时期的盐,其实比之宋朝和元朝便宜了不少。
总之,盐肯定是慢慢慢慢就便宜了。
并且盐这个东西在古代,那都是官家才能够掌控的,其他人不能够私自贩盐。
只有特定的商人才会在朝廷这边把盐给买走,然后才得以贩卖。这样朝廷就相当于是多收了一份人头税。
变相的收税,自然是有变相收税的道理。
古代的收税渠道本身就是比较低下,比较少,所以盐,是朝廷的命脉。
也是国库的基石。
明朝后期,盐的价格,其实也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因为明朝后期出现的那些商人。
最有名的晋商,用粮草将盐屯了起来,开始坐地起价,就因为官商勾结,谁还会去管这个事情?
“我大明朝,还是需要将盐给牢牢的控在朝廷的手中,户部的手中。只是这一次我们是要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吃到盐。”
“夏尚书,有件事情我不得不说。”
夏原吉愣了一下,问道:“太孙请说。”
“我大明如今国力强盛,粮食基本都能供应得上。但有一点,新种子在推广下去之后,收税是怎么收的?”
“提高了没有,如果提高了,那请问一亩地到底能产多少粮食?你们算过没有,你底下的那些官员到底有没有贪污,有没有欺瞒朝廷,欺瞒你们户部?”
夏原吉眉头一皱,刚打完仗,现在还没有仔细的去算过这个东西。
但是很多地方都能够按时的把税粮交上来,这就已经不错了。
“太孙,这个,还需要去仔细的调查一下。可以适当的提高,但不能提得太高。”
“也是,派周忱去吧,让他作为巡抚,在全国各地进行一番巡查,看一看百姓的状况。”
“另外,夏尚书,下去之后尽快的让工部的人帮忙建造制盐厂,就按照我所要求的这样,我需要尽快的看到你们所制出来的盐,还有你们的成本控制。”
“是!”
夏原吉点点头,内心其实还是很担忧,甚至不敢想,盐这个东西的成本怎么可能会控制到那么低。
只希望太孙说的一切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