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儿就由李妈妈带着,镇日林老安人与素姐面前承欢。程老太公偶尔应酬一二,大把闲暇时光便或往后花园里烹茶赏花,或往郊外踏青。今日事毕,忽地念起大姐儿来,便往老妻那里去。老两口是万不肯把小孩子交给素姐来带,唯恐她给养成一个面团性子。
大姐儿睡觉,睡得颇香,林老安人与素姐只趴床边儿看她,就觉得有无限乐趣。素姐还小声与林老安人说:“她再有个兄弟就圆满了。”
林老安人道:“总会有!”
素姐道:“还没个名儿呢,多少先起个小名儿罢。”
程老太公拖沓着步子缓缓进来,素姐忙起身,叫了一声:“爹。”便再无言语。
林老安人道:“你来得正好,先前素姐便说与我,要给大姐儿起个名儿,你给想一个罢——要好听。”
素姐犹犹豫豫,要说不说,程老太公看眼里,问她:“素姐想好名儿了?”
素姐小声道:“大名儿还得爹来起,又或者女婿斯文人,起个雅致名儿,这小名儿,就叫引弟?讨个口彩罢。”
程老太安未置可否,林老安人道:“胡说!她娘原叫招弟,她如何叫得这个名儿?”
素姐垂下了头。
程老太公道:“待秀英两口子回来再说罢。”他心里实是取不中素姐所思之名,只想这女儿素来柔软,明着说了,恐又要哭泣,是以拖延。
后半晌程谦与秀英回来,看了一回女儿,大姐儿中间醒过两回,一回是吃奶,一回是换尿布。秀英兴冲冲过来,就只看到一张睡脸,不由怏怏戳了戳大姐儿脸。程谦只微笑,并不说话。
晚饭是合家一起吃,程家吃得不错,因家业颇丰,倒也餐餐有鱼有肉,精米细面。林老安人对孙女儿格外关切:“买凉茶,大热天儿喝一盏方好——也不要多饮,怕伤身。”
秀英一笑:“晓得啦~大姐儿今天没闹罢?”
林老安人笑眯了眼:“可是听话咧。”
程老太公一抬眼,见程谦挟菜筷子稳稳,脸上笑意淡淡,这个孙女婿吃饭时总不肯说话。程家原也有“食不语”规矩,后来却被打破了,究其原因,大约是当初吴二郎带来坏影响罢。吴家贫寒些,规矩不多,是以常会饭桌上说些闲谈,程老太公不喜,素姐却每每要给他做脸,与他接话。
怎么又想起那一家子来了?程老太公一皱眉,咳嗽一声:“吃完饭我有话说。”言罢就专心喝酒,又拣煮得烂烂茴香豆嚼了。
旁人不知端底,恐有要事,便不再言语。
饭罢,人手一盏茶,都听程老太公说话。程老太公说是大姐儿名字:“满月也过了,百家衣也穿上身了,看着倒好,取个名儿也不嫌太早了。你们想过没有?”
素姐因林老安人驳了意见,便不再插言,秀英想了半天,总觉得无论哪个名儿都不够周全、不能满意、配不上她女儿。程谦倒有心一想,却又有些不是滋味:恐起名儿不能通过。
程老太公见女儿低头,老妻与孙女儿一劲皱眉,干脆越过女人,直问孙婿:“阿谦看来如何?”
程谦道:“但凭太公作主。”
程老太公一捋须:“你我皆写几个,一同参详。”
程谦推辞不过,只得与程老太公起身,一人写了数个名字。素姐颇喜“思”字,老安人倒觉“莲”字颇好,叽喳个不停。程老太公复与孙婿商议,看程谦颜色,终是定了一个“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