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庚:“不必。你若真想为颖儿寻一个好郎君,就从四院招录的学子里寻。”
陈夫人:“为何?”
陈长庚:“你听我的便是。”
二月春闱,礼部和翰林院这阵子是最忙的。外地的学子们最迟一月初也抵达了京城,否则来得太迟不仅找不到安身之所,也影响会试的发挥。会试的主考官也订了下来,是礼部尚书叶秉天和吏部新任司马江岐深,另外出自户部、工部和刑部的四名官员担任陪考官,秦王也被特旨参与会试。齐王还小,会试太冷,永安帝就没叫他去了。
刘骞升任吏部天官,米万钟被贬去登州,吏部的一些官员也被撤的撤,贬的贬。倒不是刘骞要拿前任天官的手下立威,而是永安帝对吏部十分的失望。刘骞上任之后,永安帝就下令内阁对吏部官员做出监察,裁撤了一些人。
刘骞对陛下设置四院十分的支持,作为原翰林大学士,刘骞却有着这个时代的很多朝臣不具有的前瞻性和对时局的敏锐性。刘骞喜欢“自然”期刊,他认为“自然”期刊是陛下最为英明神武的决策之一。“自然”期刊,给刘骞打开了一扇新的通往科学的门。秦王因为也喜欢“自然”期刊,两人私下里就少不了交流。
陛下(父皇)传召,刘骞和秦王立刻赶往奉天殿。几乎同时抵达奉天殿的两人互相问好,然后一起走进奉天殿,并在寺人的带路下进了止行殿。
“(儿)臣参见陛下 ”
“嗯,免礼,赐座。”
“谢陛下(父皇) ”
寺人抬来凳子,两人坐下,永安帝一副话家常的口吻问:“刘卿,朕听说,你平素擅研他国文字。”
刘骞立刻站起来:“臣不敢当,只是略懂一二。”
永安帝压压手让刘骞坐下,他又看向秦王:“朕知你一直在学海西国语,还学了英语?”
秦王也站起来:“儿臣也只是学了些粗浅的皮毛。”
同样压压手,让秦王坐下,永安帝道:“我俣国臣民,日后需把眼界放在俣国之外。如你二人这般研习他国语言的爱好,朕觉得很好。”
“(儿)臣惭愧……”
永安帝的手指在龙案上敲了两下,问:“不知扶桑国的‘皇帝陛下’如何说?”
这个刘骞是知道的,立刻用扶桑语说了一边。永安帝的眼眸瞬间深沉了几分:“再说一遍?”
刘骞又说了一边。
永安帝的神色莫测高深了几分,看得刘骞和秦王心里犯嘀咕。永安帝又看向秦王:“英语的皇帝陛下怎么说?”
秦王说出,并接着说:“父皇,扑克牌上的K就是皇帝,是king的缩写。”
永安帝:“你二人还会别的吗?”
秦王:“高勾国的皇帝陛下是口口。儿臣跟刘尚书学过几句高勾语。”
永安帝可以肯定了,卓季那天在车上跟他说的那十几国语言肯定不是“皇帝陛下”的意思!但是什么?!会令卓季对他隐瞒?!永安帝心如猫抓,更是恼怒不已。卓季仗着他听不懂,竟然敢欺君!
心里如猫抓,永安帝脸上却是一本正经地说:“你二人既然已经有所学,就要坚持下去。我俣国日后会与他国有更多的交流,需要大量懂他国语言的人才。你们一个为亲王,一个为吏部天官,更要作为表率。”
“(儿)臣谨遵陛下教诲 ”
又说了几句有关朝堂的事情,永安帝让刘骞先退下,留下了秦王。
“张弦,你们也退下。”
张弦和另外两名小寺人退下了。秦王意识到父皇是有话单独对他说。过了良久,永安帝开口:“父皇听过一句英文,不过记得不全,隐约记得是这般说的。”又是良久的沉默,永安帝,“好像是,艾拉忽油。”
秦王的眼睛瞬间瞪大:“父皇,是I love you吗?”
“对!就是这个!”
永安帝的心不受控制地跳了起来,没想到秦王竟然还真知道!这也是永安帝记性好。虽然卓季大着胆子忽悠他,但永安帝还是勉强记住了第一句的英文发音。
秦王舔舔嘴:“父皇,是顺母父对您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