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在东瀛

时日渐过,

对匈奴取得足够战果,逼迫的匈奴人逐渐向北迁移,成功将汉匈之间形势扭转的皇帝,很是高兴的宣布

为了纪念新时代的到来,

朕又换了个新年号!

于是,

元狩元年到来了。

在这一年的秋天,

吕鹏拖拖拉拉的,终于登上了返回东瀛齐国的船只。

他原本在去年的秋天,就要离开的。

但去年的海上总有风浪,船只刚刚出去,就被浪花推了回来。

船队的负责官员说,“你们在中原学习了很久,是齐国难得的人才,不可以冒这样的风险。”

因此,

他们停留到了今年。

“这次是真的要分别了。”

已经留起漂亮胡子的吕鹏跟何博在码头说道。

何博只是神色莫名的回道,“这可不一定!”

“难道你要跟我一起齐国吗?”吕鹏有些惊喜。

他知道何博是个大隐隐于市的贤人,拥有许多知识。

如果可以去齐国的话,对那里的发展肯定是很有好处的。

何博摇了摇头,但神色仍旧高深。

吕鹏看不明白,只能遗憾的认为,自己和朋友就要分开了。

之后,

他们相互揖别,吕鹏登上了船只。

而当行船的风帆放下,

另一艘船只也逐渐靠岸,并从上面下来了许多半披半束发的人——

那是南洋吴国的船。

见到他们,吕鹏不由得哼了一声,露出不愉快的表情。

这群家伙,跟齐国作为诸夏同在海外的分支,一到长安就忍不住跟东瀛比较了起来。

虽然吴国建立的时间,比之齐国要更晚。

虽然吴国对大汉来说,是负有“原罪”的。

但对方到底因为恭顺,以及域外秦夏这两个刺头的衬托,得到了皇帝的赦免。

之后,

吴国的使者便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在长安城中各种活动,彰显南洋的存在感。

他们主动拜访了吕鹏这些齐国“遣汉使”的居所,在得出“东瀛物产不如吴国,以至于如今两国形势差不多”的结论后,便在吕鹏他们面前翘起了尾巴。

汉朝的贵人们闲来无事,也很喜欢讨论两国的情况,想要搞明白为何同为海外之国,齐国和吴国却有如此区别,以及哪一方更加有利于汉朝影响力的扩张。

作为居于长安的贵人,

他们自然听说过域外秦夏两国之事的。

对于这两个上蹿下跳,跟自己争夺“正统”的存在,贵人们也很不喜欢。

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高贵的地位,是依附于汉朝才得以拥有的。

如果汉朝的地位滑落,他们又凭什么保持不变呢?

所以,

原本沉浸在中原繁华中的贵人们不得不爬起来,拥护起要求“扩张、扩张,再扩张”的皇帝,去打击那两个竞争对手,以证明中央之国的伟大。

齐国、吴国,还有西域交南的依附,都让贵人们觉得满意。

但这些还不足以让贵人们从“地位可能受到挑战”的危险感中摆脱出来。

他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