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强大的国力支撑着强大的战争!!

可是给后勤运粮队伍就有二十门。

他们可才只有五千人。

而即便像张玉跟朱能这样的主力骑兵,每一支骑兵也只有二十门大炮。

他们两个人的队伍,每人都是一万人啊。

至于剩下的四十门大炮,就都被朱棣的主力步兵拉着在草原上晃荡,没怎么开过火炮。

三天之后,朱棣和张玉、朱能会合。

听说了后勤部队的事情之后,大大嘉奖了那位统领。

紧接着还不等他们再次出发,最后方的后勤粮草跟武器装备就都运了上来。

这次光是粮食就运来了三十万斤,还有各色子弹十几万发,火炮一千发,棉服若干。

看到后勤部队如此速度,就连朱棣自己都震惊了。

他和北边的鞑子作战很多次,而大部分撤军的原因,都是因为后勤部队不给力,让前方的作战部队只能是在原地等待,失去战机,最后只能无奈地撤退。

但现在他却发现,后勤部队运送粮草的速度比他想象的要快得多。

他们在草原上面只不过行进了十来天的时间。

可是第一批的后勤部队就已经追上了他们。

并且运送来如此多及时的东西。

比如现在越来越冷了,大量的棉被就被运送上来了。

比如火炮和子弹消耗大了,立刻十几万发子弹就运送上来了,相应的火药也运送上来。

这对张玉跟朱能来说,简直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他们当时还在担心,是不是要从朱棣率领的主力里边匀出一部分的子弹给自己用。

可没想到,后方一下子就运来了十几万发的子弹给他们。

这一下让他们战士可以打极为富裕的仗。

朱棣早来了,此次督促后勤粮草运输的姚广孝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姚广孝双手合十,脸上有微笑。

这位黑衣宰相一向非常的冷静果断,并且永远那么的踏实。

虽说在历史当中他是发动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但是现在历史没有让这种事情重演。

却让姚广孝有了更多发挥他才能的机会。

比如在后勤保障方面。

他给朱棣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

此时听到朱棣询问,姚广孝笑道:“一切都拜后方铁轨蒸汽车运送的粮草极为及时,加上咱们在北平府周边获得的民心,百姓自发帮助咱们运粮,所以这才有如此速度。在这边是国力支撑着我们。”

这才是真正的实话。

因为打仗打的就是国力,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力的话,即便朱棣他们再有能力,总不能不吃不喝吧。

朱棣这才坦然。

张玉和朱能得到了粮食支援后,与朱棣兵分三路,向科尔沁草原部落压过去。

此时,即便是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人在把那些战败的消息压下去,也无济于事了。

因为所有人这时候都已经看到了一个事实。

两万先锋军被人家消灭。

现在拉日吉率领的五千骑兵去偷袭粮道去了,回来的只有一千人。

由此可见,这一次的明军与往常是绝对不一样的。

于是剩下的几个部落的首领,见状才知大势已去,准备逃跑。

便在此时,那个一心想要当首领的吉哈图,再次找到了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

“大首领,现在人心惶惶,并且大家都已得知前方接连失败的消息,您应该尽快履行承诺。

我手下那些千户可都在找首领要个说法,问是否要撤军。

好几个部落的首领都已经准备着打包回去了,咱们要是在弹压下去,估计不等明军进攻,咱们内部就会一盘散沙。

甚至他们可能会不听您的命令,直接就返回草原。

到那时可就真不好看了,为了稳固我们部落的民心和军心,还请您二位赶紧宣布我成为首领,我们首领已然病死。”

面对吉哈图在这种节骨眼上对自己的威胁,蒙克无可奈何。

但其实心里面不知有多厌恶这个吉哈图,这就是趁火打劫呀。

蒙克很明白这个时候把这个吉哈图立为了首领的话,那就告诉其他的部落首领,这个吉哈图跟我们是预谋的,到时候可能死的就是自己了……所以说运粮的这些官兵们,没怎么在战场上面出现过。

但是也跟随着朱棣打过不少的仗,见识过不少的场面。

divcss=contentadv但如今马踩人的这种场面,他们的确是没有见过。

并且还如此的凄惨,让他们这些明军都觉得蒙古鞑子这个时候很可怜。

那就可想而知,那场景有多么的凄惨,人叫马嘶,脑浆奔流,惨不忍睹。

可是运粮队伍就只能就这么看着,并且在他们没有投降之前,统领并没有下达停止的命令。

于是趁他病要他命。

明军更是轮流发射大炮对准了,发生了踩踏事故的蒙古鞑子。

这一次更好瞄准了,因为蒙古搭子陷入到一片混乱之后,他们开始想着要救人,但人和马混在一块下面下的人,一层接一层直接堆了三四层。

最下面的一些早就被踩成烂泥了。

也就只能想方设法的阻拦,后边更多冲锋的队伍。

要不怎么说这个拉日吉根本就没有一点的作战能力。

他一直都在后方哪里指挥过真正的战场,甚至都不知道要如何去布局。

他只知道人数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就可以以骑兵的优势冲击步兵。

可是没有想到要在地形上面有所侦测,现在的情况就是在地形上他已经输了。

那么平坦的道路,他不不用反倒是只想着有些人传授的经验。

所谓的骑兵,必定要借助着坡地往下冲,形成一股气势,这样可以让骑兵更加有力量。

这话是对的,但是也得放在什么时候。

骑兵要有这个力量,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够完成。

但这个拉日吉所布局的恰恰相反。

这样的布局不仅使骑兵失去了大量下冲的力量,反倒容易形成人挤人的现象。

因为那一块平坦的土地不过一百来米宽,两边都是斜坡,而且是比较陡的斜坡,他如何立足?

立足不稳的情况下,骑兵就只能一窝蜂的扎在一块,就像一个葫芦口一样,这个葫芦口口子太窄了。

骑兵挤到里面去之后,猛然发现,所有的人都只能在一个口子上进出,就没有发生踩踏事故了。

要不怎么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这个拉日吉一股热血的冲了出来,可是却没有想到在最主要的布局方面却落了下乘。

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手底下这五千士兵。

可能这五千士兵也在想着说,我们只要冲下去对付那些一个运粮队伍,又有什么困难?

他们都是步兵,而且拉着这么多辎重,想要跟我们灵活的骑兵对抗,那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他们没有考虑到,人家明军现在已经是鸟枪换炮,把武器装备都升级了。

同时更没有想到,这一次为了提防这些个蒙古骑兵会偷袭后方的粮道,故意让五千大军来运输粮草。

这样不仅保障了粮草运送的又快又及时,同时还安全。

明军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前方的两万骑兵跟朱棣率领的两万步兵,不需要太多的兵力,给他们提供所谓的帮助,直接就可以冲杀。

所以节省了大量的兵力。

这就是武器装备升级了之后朱棣的底气。

拉日吉他们这些人在完全没有情报支撑的基础上,就敢随意的出击,那岂不就是在找死?

于是三轮炮击之后,那五千突袭粮道的骑兵死伤过半,开始纷纷溃退。

上坡可是比下坡要难得多,而且还是在溃退的时候。

即便大家都骑着马,也没有办法一次性上去。

更滑稽的是,有许多骑兵匆匆地往左右两边的陡坡摔下去。

在草原上面想要寻找到陡坡,实在是很难很难。

虽然那个陡坡不过才二三十米高而已。

但是人和马一同是要下下去,轻则摔断腿,重则脑浆崩裂而死。

运粮队伍眼睁睁看着那五千人的队伍,就像下饺子一样的从陡坡上掉下去。

统领立刻下令,让火枪手直接推上去,近距离进攻那些乱七八糟的奇兵。

火枪手分出三千火枪手排成阵列,迅速扑了上去。

然后对着那些慌乱逃窜的骑兵开火。

一轮接一轮的排枪,打的那些骑兵呜呼哀哉!

拉日吉眼见着自己手上的这五千人马迅速死伤了三千多,萌生了退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