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内阁总理衙门转来协约国联盟最高统帅部急电,恭请陛下圣裁。”
“哦,呈上来。”
“微臣遵旨。”
大楚皇帝郑国辉接过这份跨洋急电,拿起来看了会儿,神色若有所思的放了下来。
考虑了下
这才吩咐说道;
“沙俄新政权与德国暗中进行和平谈判之事,帝国方面的政治立场是予以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这是赤裸裸的背叛。
在这一问题上
大楚帝国与英、法,美、意盟友持有相同的态度,必须严正与沙俄新政府交涉,表明坚决反对立场,勒令其悬崖勒马,否则一切严重后果自负。
哦……楚国方面支持最高统帅部就此做出的一切决定,在最坏的情况下,赞同组建多国联军干涉的意见。
与此同时
楚国有必要提醒最高统帅部,东线的形势面临着迅速崩塌的严重后果。
在沙俄政府意向不明的情况下,楚国不可能冒然接管沙俄退出战争后的东部防线,以防受到德、俄两国的恶意夹击。
若然如此,形势将进一步崩坏,不利于赢得最后的战争胜利。
有鉴于此
楚国方面提议将第三批增援力量,继续投入到东线战场上,稳固战线并防范最坏的情况发生,请最高统帅部方面给予认真考量。
嗯,大致就按照这个意思回复,转呈内阁总理衙门经办。”
“微臣遵旨,立刻就去传达圣旨。”
“嗯,去吧。”
大楚皇帝郑国辉放下手中的电报,挥手让皇室秘书处副处长周庆离开了。
他自己坐在御座上,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心思却飘向了万里之外的欧洲。
如同原来历史上一般无二
新诞生的沙俄工人政权面临着风雨飘摇的严峻局面,国内因为穷兵黩武而引发严重粮食危机,各方势力四分五裂。
沙俄是帝国主义中最薄弱的一个,虽然自诩为第五大工业国,可其1.76亿的总人口经济产出,只占世界的2.7%,九成以上都是农业人口。
与之相比较
人口相差仿佛的大楚帝国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工业化,在1918年初总计1.88亿人口中,经济总产出占到了世界的11.2%,是沙俄的四倍。
无形中,战争潜力就雄厚了不少。
从1914年欧战爆发至今
沙俄前后总计动员了1640余万兵力,可生产的步枪只有330万支,平均5个人才能摊到一支新式步枪,其他士兵只能用老式步枪,燧发枪或甚至火铳,木棍,大刀,长矛,装备情况一言难尽。
除了兵力多之外,其他什么都缺。
尤其严重的是俄军的粮食危机,大量的军队需要大量的口粮,可大批青壮入伍导致严重劳动力短缺。
劳动力短缺又导致大量土地抛荒,粮食减产。
这恶性循环的一增一减,导致了传统上本应是粮食出口国的沙俄,出现了粮食危机。
1916年,沙俄军队对粮食的需求是1914年的七倍,千万规模的军队消耗量极为惊人,却始终处于饥饿状态。
此时粮食产量却只有1914年的八成,城市和乡村的情况更严重。彼得格勒只能得到应得粮食数量的14%,除了最顶层的一小撮权贵,其他人几乎都在饿肚子。
而这一问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饥饿线上挣扎,全国性的饥荒爆发了,最终导致沙俄内部政权更迭……
就是把大楚皇帝郑国辉放在沙俄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上,面对着一手烂牌,也几乎无计可施。
国内四分五裂,国外还要咬着牙与德国人打下去,实在撑不住啊!
若是不打,那么协约国军事集团就要集体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