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保加利亚战役

战还是不战?

这个选择题根本不用考虑,大楚帝国远征军在东线战场打的越好,就能越发的凸显重要作用,强化帝国在军事同盟中的话语权,有利于战后利益划分。

至于怎么打,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早已经选定了目标,那就是以德奥为首联盟中的弱鸡~保加利亚王国。

到1917年9月下旬的时候

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东线总兵力已达82万余人,还在以每周3~4万人的速率增长,整个罗马尼亚已经是一个大兵营。

到10月的第一周,总兵力将增长至90万以上,具备了打一次有力战役的一切条件,是应该露出獠牙俐齿了。

还有一个原因

突尼斯国王及一众贵族在9月16日乘船前往法国时,所搭乘的客船遭遇险情沉没,外界怀疑可能是遭到德国潜艇袭击所致。

如今的无限制潜艇战愈演愈烈,谁都不能保证往来商船和邮轮的安全。

大楚帝国为了彻底掌控这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北非小国,愣是将其绝大部分的青壮男性编入军队中,从城市到乡村几乎搜罗一口。

补充而来的是帝国本土的华人移民,随着大船队抵达,全面掌控了突尼斯城乡,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除了突尼斯以外,克里米亚也在发生同样的变化,潮水般的华人移民抵达这里,代替了这里的原居民。

这些华人移民抵达罗马尼亚港口,然后通过火车输送到奥德萨,然后在这里乘坐客轮抵达克里米亚,就不需要通过奥斯曼帝国掌控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克里米亚的白种俄族男人被源源不断的送上战场,计划在年底的大反击中,这些由俄族人组成的义勇兵师将承担尖刀突击任务,冲在战场最危险的第一线。

这个时候,英国人和法国人明智的选择了无视。

种种因素迭加起来,决定了大楚帝国远征军必须要有所作为,最后定下的目标就是保加利亚。

先打垮这个最弱的同盟国成员,继而动摇同盟国军事集团决战到底的信念。

保加利亚吗?

围绕着帝国本土传来的最高旨意,远征军方面迅速制定了几份可行的作战计划,进入最高军事会议表决。

这场最高军事会议俄军没有参加,因为此时的俄军已经乱套了。

其国内争权夺利日趋白热化,就连至关重要的后勤供应体系都瘫痪了,全线再次出现大规模的俄军溃逃,开小差的俄军不计其数。

参加基辅最高军事会议的是大楚帝国远征军师级以上高级军官,上百名将官积聚一堂,进行了前后三天的会议。

最后决定了可行的作战方案,在将领们纷纷赶回驻地的时候,帝国的战争机器就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1917年10月17日

在总计集结了2100余门火炮猛轰4个多小时后,大楚帝国远征军分为南北两线,同时向保加利亚发起了凶猛进攻。

这就如同两股铁钳,狠狠的夹住保加利亚这颗核桃。

此次大规模的进攻,大楚帝国远征军集结了总计31个步乒师,3个炮兵师,5个坦克团以及11个炮兵营的兵力,出动了两个联队合计370余架两双翼战斗机参与进攻,总兵力超过35.5万人。

在经历半天血战后,从希腊方向进攻者楚国军队率先取得突破,击破了防御线,越过保加利亚防守严密的边境线,如同锋利的锲子般深深的扎了进去。

北线战场的焦灼持续了一天半时间,在火炮与坦克交替冲击之下,拼死抵抗的保加利亚军队终于被击溃了。

潮水般的楚国远征军拥入保加利亚腹地,并且大踏步的攻击前进!

面对如此危局,保加利亚拼命的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友军求援,求援的电报如同雪片般飞去,使得德奥联军迅速行动起来。

在东线战场上

德奥联军连续发起了凶猛的进攻,意在通过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大楚帝国进攻保加利亚的军队回撤,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可惜,楚国远征军早就料到这一招,凭借着占据优势的战壕与敌对抗,并且大量的杀伤德奥联军的有生力量。

一时间

整个东线战场的中部和南部烽烟遍地,战争进行的空前激烈,敌我双方数百万军队舍生忘死的战斗,战局陷入白热化。

突入保加利亚的楚国远征军以坦克团为尖刀,一路风卷残云般的连下数十城镇,三十多万大军在保加利亚横冲直撞,几乎无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