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进口发展工业必须的天然橡胶,石油,铜,铝,猪鬃,牛皮等等,绝大部分都源自于楚国,其他地区无可替代。
英法海外殖民地也可以出产部分天然橡胶,比如马来亚和中南半岛,但整体数量不多,仅够各国自身使用。
作为南方唯一的工业化国家,楚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也非常强,每年都有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农产品出口。
在国际市场上
楚国占据了天然橡胶出口市场的83.2%,占据糖类出口市场的67.9%,占据铜出口市场的58.1%,并且在诸多的热带产品出口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比如糖,咖啡,可可,棕榈油,香料,羊毛,烟草,水果和肉罐头等等热带农产品,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楚国出产的热带大宗农产品都是佼佼者。
加上红海天堑要塞的存在以及大楚帝国拥有的庞大体量,世界各国列强即便不交好楚国,也不愿意得罪楚国。
论资源丰富,地域广袤,就连法德这些列强都羡慕不已。
不同于沙俄酷寒的西伯利亚,楚国所占据的都是资源丰饶的南方地区,非常适宜于人口居住,社会发展,人口承载力也大的多。
有专家曾经测算过
如今楚国的广阔疆域,足可以承载十亿以上的人口,且能够轻松应对。
仅香格里拉岛上,就足够开垦出上亿亩的良田。
关键这地方地处热带,粮食作物成熟期短,产量大,可以一年三熟,你说气人不气人?
拥有极佳农耕条件的还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巴塔哥尼亚总督区和刚果河总督区。
单拎一个出来,都足以承载上亿人口。
与之相比较
资源贫瘠而底子单薄的扶桑国,虽然刚刚晋级到世界二流列强(注;打败了清国,殖民了朝鲜半岛),可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只有生丝这一个产品。
扶桑国明治维新元老伊藤博文在写给山县有朋的信中,哀叹道;
“余及明治维新诸同仁,数十年来励志图新,苦心为国筹谋至今,却不及楚国皇帝之万一,如之奈何?”
伊藤博文如此的感叹,源于扶桑国面临的战略困境。
看看楚国挑的这些对手,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甚至还有夏威夷土著和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这些提不上台面的小角色,实力那是一个比一个弱。
偏生占据的地方,一个比一个资源丰饶,让人看的口水直流。
扶桑国就要苦逼的多,战略扩张北上的话
必须突破俄、清两大国夹击之势,好不容易占据的朝鲜半岛也是穷乡僻壤。刚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东三省,却在列强干涉下,演绎了“三国还辽”屈辱一幕。
对野心勃勃的扶桑国而言,得而复失当真是锥心之痛。
南下的话
更要面临英、法、楚这三大世界级列强的联手夹击,胜算微乎其微。
眼看着大楚帝国一路攻城略地,轻松的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怎能不各种羡慕嫉妒恨呢?
扶桑国对外殖民的战略困境,不身处其中,很难能体会到其中的痛苦,真比登天还难。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