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西非具备大规模移民的条件

南洋风云1864 葡萄无牙 2836 字 1个月前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再安排铁路项目落地,有序的推进道路硬化,才是最后根本的解决之道。

就比如东桑城附近的钢铁厂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相应的又建设了轧钢厂,煤矿,铁矿,焦化厂,砖窑,石灰窑和水泥厂等项目,这与卡宾达地区发展的造船业相呼应,实现了非洲地区首个重工业化区。

焦化厂生产的煤渣,钢铁厂粉烧的粉煤灰,采石场的碎石和石粉,都是铺砌道路的好材料,可以率先从东桑城开始。

然后辐射周边的卡宾达,滨海城等地,一步步扩展开来。

经过十多年沉降和不断夯实的路基已经稳固,再加上粉煤灰,石灰粉和煤渣碎石的铺垫,就能形成较为稳固的干线公路网。

今后有条件再铺上沥青碎石混凝土,就能彻底固化道路,形成宽敞平整的通衢大道。

但这要在一定的人口规模基础上,所以沿大西洋区域形成相当规模的华人城镇聚集带,乡村连片地带,是建设干线公路和铁路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沿着刚果河流域及其支流向上溯,将沿岸的华人定居点和城镇连接起来,形成犹如参天巨树一般的村镇和人口分布,才是理想中的模样。

刚果河就是这颗参天巨树,其众多的内河支流就是巨树上的枝杈,而分布在该区域的华人城镇和定居点可以看成大树展开的枝叶和果实,愈加的繁茂兴盛。

沿着大西洋沿岸一字排开的七个港口城市和连片的华人乡镇定居点,就是刚果河大树能够不断汲取营养的大地。

站稳在其上,根基无比牢固。

自从巡视刚果河流域以来,经过大海湾城(注:喀麦隆之杜阿拉),黄石城(赤道几内亚之马坎达),滨海城(加蓬之利伯维尔),抵达东桑城(卡卡莫埃卡),楚王郑国辉心中规划的这片宏伟图景就越发的清晰了。

启动大规模华人移民潮,从该区域的年均8~9万人移民规模,陡然上升至年均40万人移民规模,计划持续10年之久,引进华人移民400余万,耗资约二亿五千万银洋。

那么至本世纪末

该区域华人移民人口再叠加上本地出生人口,总量将会增至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三百万左右,若包含未满7岁的华人儿童,总数超过二千万规模。

这一宏伟远景计划,纵然以楚王郑国辉的诺大胸襟,都为之动容不已。

而殖民地部的最新一个报告,让他愈发的坚定了推进这一宏大计划的决心。

根据殖民地部最新的测绘报告,楚国所占据刚果河殖民地范围北至大滨海城(注:喀麦隆之杜阿拉),南至安哥拉地区的海安(注:原所属即罗安达城),向东与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其范围远不止230余万平方公里。

最新的精确测绘表明,其范围广达348.9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

楚国的疆域少算了118.9万平方公里,闹了一个大乌龙。

经过反复核准

刚果河流域的范围确实是348.9万平方公里,好在是柏林会议召开之前,准确的测绘并落实了这一结论,否则要吃个大亏。

楚王在大海湾城刚刚提出的635万平方公里王国疆域,时间才过去三周,就演变成了755万平方公里疆域,真是闹了个不小的乌龙。

好在知错能改,楚王一道旨意下去,从王国本土到边疆其他的数字都不提了,统一口径是755万平方公里疆域,在报纸媒体上都是同样如此。

对刚果河流域的提法,原本的230平方公里疆域不再提了,而是按照最新的350万平方公里进行宣传。

至于审计出来的348.9万平方公里精确数字,则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区区1.1万平方公里,在哪个边边角角抠不出来?

只有多,不会少。

一个多月后

1884年9月11日

刚果河下游的金沙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