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以工代赈

赵钱塘眼神闪过迟疑,但是还是答应下来,“是。”

家主说过,印章持有者的命令必须执行。

所以即使有疑惑也没有依然听令行事。

秦金枝看出赵钱塘的迟疑,“赵掌柜有话讲?”

赵钱塘恭敬的说道:“小人拙见,还请三少爷勿怪。”

秦金枝点头,“讲。”

赵钱塘行了一礼,“赵家刚刚成为皇商不久,家主有与皇后娘娘相认,这灾祸之计,若是赵家停止捐款,会不会对民生有所影响,对赵家的声誉是不是也有所不利。”

秦金枝手指敲在桌面上,这位赵掌柜看的倒是长远。

“赵家捐赠的银两是用来抵抗洪水,修建水坝,但我观那知府并无治水之能,就算捐赠再多的银两,也不过是将那知府的腰包填满。”

赵钱塘听后恭敬的点头,“小人明白了。”

秦金枝接着说道:

“昨日我在码头看到了赵家布施的粥棚,里面领粥的大多都是些身体强壮的男子,看不到一个老弱妇孺。

我派人打听,这些人原来都是码头的工人,自从有了粥棚便不再务工,每日到粥棚接受接济。

而真正需要接济老弱妇孺都被赶到了别的地方,派去布施的人也全当做看不到。

既如此,赵家设立粥棚布施的目的是为何?不是救济灾民,而是豢养一群米虫?”

赵钱塘脸色微变,“小人失职,还请三少爷责罚。”

秦金枝起身推开窗户,街道上已经看不见流民的踪影。

但却不是真的没有灾民。

就在赵钱塘等待秦金枝责罚的时候就听到她开口道:

“姑苏以丝绸生意闻名,这里有着整个大晋手艺最好的绣娘。

但因为水灾使得大量布庄削减产量,绣娘们没有生计来源,要不在城中等死,要么背井离乡。

若是我们赵家新设布坊,大量招收没有生计的绣娘岂不是比将银子打水漂更有价值。”

赵钱塘眼睛一亮,“三少爷的意思是,以工代赈?”

秦金枝看着远处,“我希望这洪水只能摧毁些石砖片瓦,而不是将人心也摧毁。”

赵钱塘肃然起敬。

房屋倒了可以重建,人心若是到了,那姑苏也会变成一座废城。

秦金枝回过身对着赵钱塘说道:“另外在城外设立善堂和育婴堂,善堂只收留老弱妇孺,育婴堂收留孤儿,负责的工人便从灾民里招收,这样既能达到真正赈灾的目的,名声也比直接捐赠银两来的更直接。”

赵钱塘连忙说道:“三少爷高瞻远瞩,小人敬佩不已。”

秦金枝笑笑,“马屁就不用拍了,将事情尽快落实。”

“是!”

这时,门被敲响。

赵钱塘打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