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将军思虑许久,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逆军刚到冀州,双方还没正式交战。我们先等一等,看看动静如何。如果渤海郡能撑得住,我们就不必出兵了。”
……
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陶无敌能得乔天王信任重用,打仗确实有几分能耐本事。北伐起义军没急着攻城,先占了离渤海郡六十多里的一个县城。十万大军轻而易举地破了城门,之后便是血腥屠城。只留下了年轻女子。
这也是起义军惯用的法子,每到一处,就屠空一个城池做军营之用。这比修建军营快得多,也省事得多。还能以杀戮和女色,让起义军里的士兵们纵情狂欢。这等行径,残忍却又十分奏效。起义军的军心士气,一直保持在一个旺盛的状态。
孟六郎愤怒不已,屡次申请出战,都被驳回,憋屈地继续守城。
一个月后,起义军修整完毕,士气正盛,准备了大批攻城利器,开始攻城。
双方交战第一日,并不激烈,就是互相试探对方的兵力战力。
试探了五六日,陶无敌对手下说道:“渤海郡是块硬骨头。城墙高大坚固,守城的那个孟六郎,是难得的猛将。我们要做好长期攻城的准备。”
打肯定是要打的,就是得做好战损惨烈的准备。
当年攻打京城的时候,起义军死了一茬又一茬,难以计数。这两年不停招兵,不但恢复元气,兵力还翻了一倍。
这回陶无敌带了十万精兵前来,“精兵”二字值得商榷,十万人却是实打实的,毫不掺假。
打仗是最耗钱粮的事。出征前,起义军带了大批军粮。路上不停抢粮,现在并不缺军粮。万一缺粮了,就掳一批百姓来,杀了煮了,就是现成的军粮。
总之,打得起,也耗得起。
第七日攻城,陶无敌派出了两万人。自己在后方战车上坐镇。
城墙上的投石机不停投出巨石,城墙下的起义军也以投石机还击。守城一方占据地利,死伤轻得多。起义军推着云梯,借着云梯的掩护靠近城墙,然后以巨木撞击城门。城墙上的北平军将士,不停射出利箭。到下午的时候,有一批起义军登上了城墙。
孟六郎领兵扑过来,短兵相接,血肉横飞。
这是一场真正的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