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杨淮起身,又仔细问询裴家村里的情形。
杨淮将自己看到的一切道来:“……裴家村就像一座军营,男女都壮实,纪律严明。可惜,接连几日,我都被关在屋子里。没看过裴家军操练。”
杨将军听完后,第一个反应竟是羡慕:“人人都壮实,看来,裴家村不缺粮食。”
“有时家这个大粮商鼎力支持,裴家村怎么会缺粮。”杨淮接了话茬:“我亲眼见到时少东家跟在裴六姑娘身边。看来,时少东家被逐出家门是真的了。以后裴家村想要粮食,就得花银子买。”
杨将军叹道:“时少东家精明能干,擅长经营买卖,管钱粮是一把好手。我们广宁军里,就缺这么一个人。”
筹措钱粮这等让人头痛的麻烦事,让人心力交瘁。杨将军此时的羡慕,货真价实,半点不作伪。
杨淮忍不住低声道:“伯父,冀州有了新朝廷,我们以后到底靠哪一边?”
杨将军道:“哪一边肯送钱粮军费来,我们就靠哪一边。”
事实却是,朝廷和冀州自顾不暇,根本顾不上广宁军。
杨将军揉了揉太阳穴,挥挥手:“你先回军帐去。不准再擅自出军营。”
杨淮低声应了,气闷地回了军帐。一同被赎回来的亲兵,低声道:“我们这份窝囊气就白受了不成?就该领兵打回去!”
杨淮怒瞪一眼:“伯父不肯出兵,我能怎么办!闭上狗嘴!”
……
广宁军用战马换回三十多俘虏一事,悄然传开。
反应最快的是王家。
王郇父女亲自来了一趟裴家村,送来大批粗布和棉花。
裴青禾亲自相迎,表达了对大户的尊重礼遇。
时砚坦然跟在裴青禾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