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下乡日子艰苦,别人还羡慕高崇义离家近,能得到家里照应。
连高崇义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前脚刚下乡,后脚全家一声招呼不打就出国了。
最艰难的那年他从村里开探亲介绍信想回家借点粮票,才发现家里人一个人没有,房子里住的全是不认识的人。
那份绝望,高崇义一辈子忘不了。
他承认自己与亲人有隔阂,所以他也不会主动上门去找他们。
“妈,我是上门女婿,我就是你们黄家的人,高家的门我是不会认的。”高崇义笑嘻嘻的说。
田老太无奈的笑笑,又看女儿一眼。
黄英轻轻摇了摇头,示意母亲别提这事了。
正说着,一男一女走进院,手里拿着菜和肉,笑说:
“高老师,我们又来蹭饭了!”
高卿禾看过去,满眼诧异。
居然是郝华萍和翁治华。
“她们俩都没回家吗?”高卿禾小声问妹妹。
高卿芽说:“下雪买不到回去的票,爸妈邀请书记跟咱们过年,已经在咱们家吃两天了。”
至于郝华萍,她本来就住在隔壁老宅里,黄英热情,自然不可能冷落了她。
钟氏也喊过郝华萍,让她去周家过年。
结果黄英专门守着,硬是把人带到自家来了。
高卿芽在姐姐耳边小小声:“妈说郝老师苗头不对,她要把这不好的苗头掐死在摇篮里。”
反正支教期间,黄英是不会让郝华萍和周家过多接触的。
姐妹俩正说着,郝华萍和翁冶华有说有笑的进了屋。
高崇义无奈道:“还带什么东西,人过来就行了。”
两人坚持把带来的菜和肉递给黄英,说是不好意思白吃,请一定要收下,要不然他们不好意思再来了。
高卿禾心想,也没几天啊,郝华萍和翁冶华居然都成好朋友了?
不过在上河村这种封闭的小山村里,一个是知性温柔的支教老师,一个是有才有貌的年轻村官,还都是从大城市来的人,各方面都有共鸣,不走在一起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