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用斗转星移斗转蝴蝶效应

赵子称知道,如今到十月秋末之前,必须小心低调。也正因为如此,他从今年三四月份、金国彻底灭辽国后,就很少在开城的公开政治场合露面。

从那时起,赵子称就要尽量减少对高丽政局的干预,如果金国派人来刺探了,他也要尽量装作高丽原本的统治体系运转还算良好的样子。撑过这段日子后,只要宋金先开战,后面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

赵子称的低调和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在赵子称轻车简从亲自去釜山巡查、迎接检阅岳飞的凯旋之师的同时。

开城内最近也确实多了一些金人的探子、细作。

“高丽前年曾经发生了剧变”这种事情,可以瞒过隔着大海的大宋,但却不可能完全瞒过陆地相邻的金国。

当时金国没在意,只不过是因为完颜阿骨打刚死、金国人忙着自己权力交接还来不及呢,再往后,也要优先操心给辽国的最后一击。

所以直到今年四月份,辽国彻底没了,最近这三四个月,金国人才开始派出探子,搜集宋和高丽的最新动向,想看看周边邻国谁最软柿子——

当然,这种刺探只是日常例行,并不是针对谁。比如对于西夏,金国人也派出了探子接触,甚至派得更多,因为金国刚刚才跟西夏完成了“不许西夏庇护收容辽天祚帝”的外交谈判。而众所周知,外交使团自古以来都是夹带高级间谍进入敌国境内、接触敌国高层的最好办法。

所以金国人对西夏的近况也是摸得最清楚的,但也因此最早就发现西夏那边没有可乘之机,就算硬打了也没什么油水,反而会给大宋减轻压力。

金国对大宋和高丽,当然也派出了日常的使团接触,出使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向各国通报“辽国彻底被我灭了,辽天祚帝被我抓了”。

通过这些出使,金国也更确认了大宋的虚弱浮华,也发现当时高丽这边接见金国使者的确实是高丽国主王楷、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但他旁边的重臣身份显然有点不对劲。

金国人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深挖,就在传讯使者走了之后,留下了一些民间的暗探细作,继续刺探。

而赵子称离开时,虽然他本人的行踪很低调,但他肯定也会带走一些开城的卫军,带走个别原本属于梁山系的部将。这些兵马调动还是瞒不过金国细作的眼睛的。

八月初的一天,开城内某处商户邸店内,一群精干的女真人和渤海人,就聚在一起,密谋着一项最新任务。

“昨日探得松岳山日常巡查的宫禁护军,比之前日至少少了数百骑,今日依然如此,肯定是有幕后要人离开了开城,去接应之前清缴海寇的高丽水军了。

这几日松岳山宫中的防备定然相对松散,要想查明究竟是何人在王楷背后控制他、让堂堂高丽国主形如傀儡,眼下是难得的良机。我等受二太子(粘罕/完颜宗翰)钧命,查清高丽政况内幕,来了已有半个多月,再不举动,如何能立大功?”

一名四十岁光景的将领,如是跟手下分析着情况,同时分配任务、商量行动节奏。看起来,他似乎颇有全局视野,想赌上一把大的。

此人名叫韩庆和,原本是辽国的汉人将领,前年金国攻破辽国南京后,燕云汉将大多四散各自投主。如郭药师等辈就投了大宋,而这个韩庆和人设履历都与郭药师相似,主要区别就在于韩庆和选择了投金。

郭药师和韩庆和也都喜欢招募燕云豪侠之士,郭药师麾下的怨军中有“燕云十六骑”,韩庆和则有招募“燕赵豪侠剑客五十余众”,事皆见于《三朝北盟会编》。

自古降将都是最急于建功立业的,正如历史上郭药师降宋、降金后都是最积极的带路档。这个韩庆和降金后,因为被安排在咸州驻防,地近高丽,他也就算是金国境内对于向高丽挑衅、寻找战机的积极派。

金国内部,原本就对高丽有兴趣的老派将领,也有不少,如三年前劝金主趁“闲着也是闲着”对高丽用兵的辽国渤海人降将高桢。韩庆和降金后,因为与高桢履历相似、都是辽人投金降将,都想投机立功,驻防的防区又相近,便一拍即合。

只是高桢不擅武,也不养豪侠,没有能力亲自执行这种秘密任务,他就把韩庆和引见给了二太子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在金国执掌全局外交情报,负责评估周边邻国虚实。见高、韩二人忠义,也就拨给了一些资源和授权,让他们全权组织细作,刺探高丽真正的虚实。

高桢地位更高,就负责在保州后方坐镇,遥控统筹这些行动。而韩庆和资历浅,只能亲力亲为,深入险境亲自督促一线指挥。

金国人也没有让韩庆和承担全部任务,也不可能完全信任尚未立功的降将。便给他派了一个年轻的、绝对可靠的女真猛将和几个女真高手辅佐、监视他。但主要动手渗透刺探的人,肯定还是要靠韩庆和麾下的“五十燕赵豪侠剑客”,外加他那几个颇为勇猛的儿子了。

这些日子下来,韩庆和也大致摸清了一些粗浅的情况,至少他们已经确认王楷是被人傀儡了,而且傀儡他的人肯定来自大宋,两年前一度在高丽南边闹腾得很凶的梁山贼宋江后来就没什么消息了,也不知是不是被大宋朝廷的剿海盗兵马越海追杀迫降,还是被别的什么汉人势力裹挟。

但总而言之,如今在高丽这边,宋江、吴加亮、李俊等人,还有几个大海商出身的文官,看上去位高权重,颇能左右高丽朝局,另有一些资历不深、来路不明的汉人猛将,似乎已经控制住了高丽人的反抗,高丽本地人只要敢反抗,就会遭到迅速灭杀。

近年来似乎还有不少河北的汉人流民被海商们移来高丽屯垦,这种民生层面的大规模动作,是瞒不过深入调查之人的眼睛的,所以可以肯定,那些神秘的大海商在这伙挟制高丽王的汉官当中,分量还极重。

看起来,高丽如今的局面并没有什么不稳和可趁之机。大金唯一能操作的地方,就是彻底摸清傀儡王楷的真正幕后主使,或者,干脆搞一点更激进的。

韩庆和在盘点了现状、分析了行动目标后,他身边的大部分人,包括几个金国人派来监视他的女真武将,也都觉得他说得对。

倒是他儿子韩常比他更激进,突然冒出一句话:“就算打听清楚王楷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又能改变什么?无非要么是那个叫王承勋的杭州海商,要么是几个姓慕容、姓邓姓赵的姑苏海商。

没想到这高丽的局面竟会发展到如此,宋江、李俊这些流寇水贼出身的武人,前年明明趁虚打赢了高丽军、挟持了其国主,却不敢直接号令诸侯,反而要让几个海商分权。就算高丽战乱贫苦,需要海商大量提供钱粮维持,也不至于让商人立国,真是荒谬!

要我说,咱不如搏一把大的,富贵险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咱这里有那么多豪侠猛士,不如找找看开京有没有心向故国的高丽旧武臣,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暗中与我们合作,放开宫禁,择机挟持了王楷,然后化整为零绑到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