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先把方腊的左膀右臂骗出来砍

所以目前为止,方腊只能做到把所有陆路城门都堵死,但守军如果趁夜里用吊篮或者绳索缒城而出,方腊军依然无法全面堵死,至少还要三四天才做得到。

至于水门,目前方腊还没法围攻。杭州城西侧的整段城墙,都濒临西湖。

而西湖上的船只,在方腊军抵达之前,都已经被官府收缴后、通过涌金门和清波门两座水门,藏进城内的。方腊军抵达的时候,一艘船都没缴获到。

从别处比如钱塘江上游调来的船,又没法进入西湖——宋朝的时候,西湖还是一潭死水,和外部水系并不相连,船开不进来。西湖水和钱塘江相连,那都是20世纪建国后的事儿了。

方腊只能从东南北三面攻城,其中主要是东面和南面。

东面地势最平坦,南面地势崎岖不利进兵,但有凤凰山、吴山等制高点可以俯瞰全城。北面则有大运河可以兼作护城河,比一般的护城河都宽广,难以进兵。

原本历史上,四十年后金主完颜亮南征南宋之前,就写过一首打油诗“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完颜亮没能立马吴山第一峰,方腊倒是很轻松,谁让他老家就在附近呢。

此时此刻,方腊站在吴山上,向下俯瞰了半晌杭州城的防务,内心也颇为受挫。

“之前一路来都太顺利了,没想到真要攻取坚城,竟如此费事。”

方腊回想着前两日试探性进攻的受挫、在守军的矢石交攻下颇伤亡了些士卒,不由如此感慨。

“大哥,我们还是缺乏工匠打造重型攻城武器,要不就别执着于强攻杭州了吧?咱擅长野战,不擅强攻啊。”方腊旁边一个女子忍不住劝他,正是他的妹妹方百花。

“不行!若不拿下杭州,我们的钱粮必会难以为继!之前我们看似进展甚快,但打下的都是山区穷僻之地,就算当地百姓一呼百应响应我们,最多也就是看着人多势众,实则钱粮一直很紧张!

不强行拿下一两座富庶的州城,光是那十几万张嘴就能吃死我们!如今总算攻破了富春,杀出了山区,就要进入平原肥饶之地、鱼米之乡,怎么能放弃呢?

就算死再多人,也要不惜代价强行攻破!多死点人是没关系的,我们本来就嫌军粮不够,吃饭的嘴太多了!现在官军是人少而钱粮多,我们是人多而钱粮少!”

方腊对于自己眼下最关键的主要矛盾,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自古农民军只要发展得太快,人数裹挟得多了,主要矛盾就从人不够变成了钱粮不够。

包括历史上的宋江,为什么非要诏安,很多人看水浒不理解,其实也是因为没看懂“高手看打仗都是看后勤”这句话。

当大宋朝廷只拿几个县乃至一两个州的资源来围剿宋江的时候,宋江也只需要千八百人就能防守住。而当宋江人少的时候,他只要水泊梁山这一带的产出就能养活自己了。

可一旦他成了朝廷心腹大患,宋朝用的是十几个州甚至更多的资源、调度到一起来剿他的时候。宋江也必须扩军,拉到万儿八千人甚至更多。而人一多之后,再靠水泊本地的物产就养不活了,靠简单的抢劫也不够了。

所以包括《水浒传》的里,后期都经常写宋江又发现“如今山寨钱粮不足,正好再去打个祝家庄/曾头市/东平府/东昌府,‘顺便借粮’。”而周边一圈都“借粮”借遍了之后,宋江要是还不诏安,手下超额聚集起来的人口,吃饭就能吃死他。

梁山不是亡于诏安,是亡于一种变形后的马尔萨斯陷阱。梁山的资源调度数量级低于宋廷,它就必须转型或者流窜。

方腊已经看清了自己的软肋,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那些亲戚和幕僚,自然也没法反驳。

不惜代价、不管死多少人,强行快速攻下杭州,是必须的。

不过即便如此,方百花还是忍不住劝他:“大哥,就算杭州城非攻破不可,我军也得注意手段,之前我军名声一直很好,所过之处,只杀罪行昭彰的狗官,以及确实民愤极大的富户,而不罪及其余。

这个善政,一定要好好宣扬,让杭州百姓知道,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鼓动起内应,或是至少让守军没那么坚决死守。

另外,若是还有别的通过内应破城的机会,我们也绝不能放过,哪怕是分兵去占,也一定要占。否则几万人都扎在杭州城外,不用几天军粮就吃完了。”

方腊点点头:“这两点我自然省得,放心吧,之前破的城都是些小城,所以我一直严肃军纪,决不许屠城劫掠,那些山区小城屠城了也没多少钱粮。名声既然那么好,当然要充分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