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第二轮储君之争,拉开序幕!

不说别的。

光是这大量的铜制模块,就价格不菲!

“呼……”

“父皇看样子,是很注重本王的报纸啊,既然如此,本王与诸位就更不能懈怠了,一定要把这《维新民报》给办好!”

“臣等遵命!”

待箱子搬到后放去后。

众人就来到正厅坐下,开始讨论起详细的事务起来。

“父皇当年开办的《大唐日报》,是每天一般,基本上半个月内,就可以在大唐侠境内的任何地方买到!”

“我们《维新民报》倒是不至于这样。”

“按照本王的想法,不如就十日一版,一个月内传遍大唐,不知道诸位以为如何?!”

办报纸,是要花钱的。

就一文钱一张报纸的价格,实际上怕是练本钱都不够。

《大唐日报》发行量大,倒是还好。

可李象的《维新民报》刚刚开始,显然时不可能一下子就卖出去那么多的。

而李象的陇王府,家底有不算厚。

跟昔日魏王李泰府上的财产相比,那简直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除了没钱限制之外。

还有个原因,就是《维新民报》所探讨的问题的确是有些敏感的。

李象想慢慢来,先试试水,免得一下子引起了一片哗然。

“殿下说的有理。”

“如今又有了这铜制模块的活字印刷术,大可以照着这规格,重新再打造一批。”

“同时,在各地建设分馆舍,用来印刷报纸。”

“这样的话,路上的运输成本就能够降低,而且也更加的方便快捷,更加实用。”

“没错,应当如此。”

“在这之外,还要注重排版,不知道殿下对于这一点,可有什么想法?”

李象点头,随即扯过来一张宣纸,道:“《维新学报》要简单明了。”

“本王地意思,是直接在正面刊印这一版需要论述的相关问题,背面则刊载上一次问题提出后,朝廷的改进措施等等。”

“一面是新问题,一面是就问题的改革。”

“文字尽量平白,尽量使用百姓们日常能够使用到的文字,切勿拮据聱牙,切勿繁琐复杂,总之,怎样简单明了就怎样!”

给百姓们看的报纸,自然是不能与给官员喝士子书生们看的混为一谈。

二者的文化水平就不是一个概念。

大唐的识字率其实很是堪忧,而且多数识字的百姓,就能看懂自己的名字和日常的一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