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婆罗使者当场就变了脸色。
尼婆罗本来是吐蕃的属国,自从吐蕃完蛋之后,就榜上了大唐,这些年一直勤勤恳恳的上贡。
算是一个模范番邦了。
“大皇帝陛下!”
尼婆罗使者长身而起,以手拍胸,沉声道:“阿罗那顺之事,外臣也有所耳闻。”
“阿罗那顺倒行逆施,迟早要走上覆灭之路,如今他居然敢冒犯大唐,就行大皇帝陛下下令,让他从世间消失吧!”
“我尼婆罗的勇士,愿意为大皇帝陛下冲锋陷阵!”
李承乾要的,就是这个!
大唐劳师远征显然是得不偿失。
那有什么办法既能报仇雪恨,又可以不至于出现太大的损失呢?
答案很简单。
让小弟出马,给大唐打仗!
在李承乾的设想之中,尼婆罗及另外几个靠近天竺的小国,就是最佳的对象。
这时候。
眼见尼婆罗使者如此懂事。
李承乾不免赞许的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以资鼓励。
有了尼婆罗使者带头。
其余几个靠近天竺的小国也粉粉表态,声称本国的勇士,愿意为大唐皇帝冲锋陷阵,报仇雪恨!
“尔等都是忠勇之士。”
“诸卿,还请满饮此杯,愿天下长宁,百姓安乐,四海之人皆属一家!”
李承乾起身举杯。
大殿内外,数千人也纷纷举杯。
遥遥一礼之后,就与大唐皇帝一起,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恭贺陛下,泰山封禅!”
“惟愿天下长宁,大唐万年,大皇帝陛下万岁!”
山呼海啸一般的朝拜声,在泰山脚下响彻开来,嗯嗯偏殿之中,王玄策则与一众官员开始讨论起海上行商一事。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的祁州。
皇长子陇王李象,也收到了李承乾的亲笔书信。
信中。
只有一个意思。
那就是让他收拾收拾东西,尽快离开祁州,返回京师长安,与帝后一起过昌明二年的上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