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拳捶到案上:“这都欺负到大唐脸上了,雉奴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打?吐蕃那块儿地打不上去,吐谷浑那块儿地也打不上去?”
李承乾道:“雉奴当时忙着打高句丽呢!”
李世民反应过来了,之前跟承乾聊过这段历史,唐军打高句丽,吐蕃侵占吐谷浑,李治急调唐军往西北打吐蕃,然后就是大非川惨败,安西四镇被夺连新打下来的高句丽也因为无力进行治理而又便宜新罗人和百济人。
“雉奴这个没用的东西。”
“这不是雉奴的问题。”李承乾纠正皇帝:“吐蕃崛起的先进生产技术,禄东赞后来进行的官职改革,土地制度、税制、户籍、法律等方面改革,基本参考大唐,要说溯源,还得是文成公主和亲带过去的那些书和匠人。”
李世民:……
“禄东赞的两个儿子,后来继承了他的地位,多次对外进行扩张,唐军与其对战,伤亡不小。父亲被扣在长安,不知道儿子会不会随军出征?若是会,最好把禄东赞那两个儿子一起弄来长安。此二人颇有治理之才,能为我所用那就用,就留在大唐做个文官,用不了父子三人一起杀了。若是不会,用反间计,离间他们君臣,让强臣与君上离心。”
“行,听你的,暂时按兵不动,待禄东赞到达长安之后,问罪刺杀太子一事。名正言顺扣押禄东赞,大军即刻向吐蕃边境进攻。打不到逻些城,至少也要吞下些土地,让它疼一疼。对了,这个禄东赞以及他两个儿子对大唐威胁如此之大,你之前为什么不说?”
李承乾面色有些许尴尬:“当时臣陷入机械唯物主义的悖论,不愿意做出改变历史大事的事情,可是臣回来六年,干了太多违背原历史线的事情,李孝恭多活了两年,薛延陀早亡了四五年,还跟倭奴国提前打了一架。时间线和大事件都乱完了,那就没什么可顾忌的了。”
都不在一个时空,后面的事情如何发展,自然有当前时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