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李承乾的第六感

正在这时,宫人通报御医来了,李承乾将人唤了进来,十分自然的伸出手腕让人把脉。

“你身体不舒服?”

李承乾点点头,老御医搭了半天的脉,说了一堆含糊其辞得话,细究下来就是没病。

送走御医之后,李承乾开口解释:“最近莫名的心慌,总觉得有些喘过来气,臣自己搭了脉没查出什么,想着医者不自医,就找了御医过来。”

也没查出什么,是御医医术不精,或许也是一些病症,需要借助现代仪器才能查出来吧!

“我批你三日假期,去京郊走走,这一次记得多带一些人。”

李承乾摇摇头,人的第六感,很多时候可以救命,他最近还是不要出门了。

“吐蕃偷袭安西被乔师望击退,文成公主和亲,并没有达到效果。”

预料之中的事情,李承乾并不觉得意外,上一次和亲,文成公主带过去了先进的技术,这一次都是经文歌舞乐队之类的,吐蕃的政治投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动作也正常。

“父亲想用文化渗透,可从前和亲,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成公主都是一生凄苦,这一次……”

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只和吐蕃王后生孩子。一个异国公主,母国和所嫁邦国打仗,文成公主会过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李承乾十分同情,但很多东西,并非是同情就能改变。他要是有个系统,弄得来现代物资,那真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和亲。

“你是太子,不要着眼于儿女情长,我已经下令安西、吐谷浑、松州等地戒备,吐蕃胆敢再来,格杀勿论。”

李承乾能理解皇帝的愤懑,历史上唐军不是没尝试过征讨吐蕃,最后都因高原反应战斗力锐减。吐蕃天然地利的优势,即便是放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都令人棘手。

唐朝时期,处于气候的温暖期,高原雪线上移,有助于吐蕃农田和畜牧业的发展,这也是吐蕃能和唐朝拉锯百年的原因。

华夏历史上,真正将吐蕃纳入版图的还是元朝,长期活动在蒙古高原的草原民族。

“后来的人,是怎么灭了吐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