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短兵相接

大宋悍臣 鼠猫狗鸽 8169 字 1个月前

“哎,晏相公,你可不要诽谤我啊!”

“什么叫趁火打劫?”

“我只是把超出刘从德财富认知的钱,转移出来服务大宋的劳苦大众罢了。”

“总比被他藏在地窖里发黑发臭要强上许多倍。”

晏殊指了指宋煊,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种事他当然也是乐于见到的。

刘家这些年,可是贪墨了不少钱。

天天都说张耆才是刘娥执政后最有钱的臣子,可张家大多是不动产。

哪像刘家这什么都想要掺和一脚。

什么钱都想要。

而且什么钱他都敢要!

可以说,刘家藏在地窖里的钱。

比当今官家的内库藏钱都要多上不知几倍。

宋煊哼笑一声:

“再说了,难不成我这个知县不搞有钱人的钱,还要去搞那群没钱的人钱。”

“就算把他们榨干了,也掏不出来钱的,何必呢?”

范仲淹倒是认同宋煊的话。

跟有钱人要钱,跟没钱人要力。

如此方能把河堤之事更好的修筑完成。

否则两方调个,那就是把他们全都往反的道路上逼。

晏殊端起茶杯道:“所以你就是想要坑刘从德一把?”

“一把?”

宋煊端起茶杯笑道:

“以刘家的家底,我坑他一把如何能够啊?”

晏殊也是嘴角带笑:

“你需要我怎么配合?”

“在发大水之前先让刘家把钱退回来,这就行了。”

“行,我试试。”

晏殊也就没多说什么,而是开始喝茶,他十分期待宋煊的表现。

到底是怎么把钱从刘家这个貔貅口袋里掏出来的。

但是范仲淹还是十分的忧心。

主要是皇太后罩着刘家,如何能让宋煊这般欺辱他?

“对了,晏相公,你久在京师,知道的肯定比我们师徒二人要多上许多,我想问一件私人的事。”

晏殊连连点头:“你问吧,就算是我在应天府为官,京师的事我也大多数都是有所耳闻的。”

“宰相王相公的身体如何?”

“倒是不错,就是一直没有孕育子嗣,怎么你还有那种手段?”

晏殊身体下意识的坐直了,望向宋煊。

毕竟他可是亲眼瞧过宋煊所谓的“手术”。

至少没有让通判顾子墨当场立死!

这便是人家的本事。

现在宋煊要说他有手段能帮助人生孩子这事,晏殊也是相信的。

“啊,什么手段?”

宋煊眉头一挑:

“我就是单纯关心他的身体状况,能不能扛住大娘娘的针对。”

“那应该没什么问题。”

晏殊颇为狐疑的望着宋煊。

他下意识的就觉得宋煊不单单是要趁火打劫瞒天过海之类的,甚至还会来一出祸水东引!

相比于他这个头太铁的师父范仲淹,晏殊觉得宋煊可是太懂得从中拱火还能确保这把火不会烧到自身了。

这也是一种本事!

“王相公如今也是焦头烂额,被大娘娘气的够呛。”

范仲淹能感觉出来王曾语气里的愤怒之色。

他觉得宰相吕夷简并没有完全与王曾一条心遏制大娘娘的意思。

反倒是时不时的为大娘娘说话。

“无妨。”

宋煊随意的摆摆手:

“反正大家都处在那个高位上,风光无限之下,必然也会有别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谁又会跟谁一条心呢?”

“大家都是从科举场上滚过来的,谁又愿意甘当绿叶呢?”

晏殊也明白吕夷简是想要取代王曾的,别看吕夷简如今表面上是遵从王曾。

但实际上,晏殊相信王曾也看出来了,可是他处于那个位置上,也不在乎。

范仲淹叹了口气:“官场当真是,不说了。”

他也不希望让宋煊过多的失望,尤其是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抱怨,这不符合常理。

“对了,张方平一直都没有回来吗?”

宋煊稍微思索了一会:

“他下值若是天气好的话,是要出去赴宴的,看看谁能招他为女婿,如此也算是解决了他的终身大事。”

听着宋煊的话,范仲淹也是理解。

自从自己搬来东京后,自家岳父那也是先对宋煊感兴趣,没有如意。

又从他这里打探张方平的情况,毕竟十九岁的探花当真是不多见。

没必要像宋煊那样与武将结亲,平白便宜了外人。

你这个当老师说的话,张方平肯定是要听的。

范仲淹实在是不想听他岳父的话,东京城这里的官员,对于进士的追求,近乎病态了。

当然,这也是从侧面证明了,进士在大宋是多么的吃香。

否则这群京师的权贵们,也不会如此低姿态的去“招纳”一个进士女婿。

总之,只要是结亲了,那就是赚到了理念,在大宋连乡下老太太都知道!

足可以见识此事有多么疯狂。

范仲淹也没少听他岳父说宋煊可惜了,非要与武将集团结亲,间接影响到了张方平。

“想来张方平与你,倒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学子。”

范仲淹无不感慨的道:“当年他考了第一,你考了第三,如今你考了状元,他考了探花。”

“哈哈哈。”

一说到这里,晏殊当即就止不住的大笑起来。

当年他在卧龙桥上,瞧见两个学子在那里钓鱼好不快活。

未曾想到是两块璞玉!

尽管因为此事让宋煊有了一句之师的美誉,但是晏殊更加高兴,发掘人才本就是他的政绩。

事实证明二人并没有让他失望。

就在说话间,张方平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定睛一瞧,连忙上前行礼。

“今日回来的挺早啊!”

张方平点点头:“今日去的是慕容惟素家里,我发现他家里人并不是很和,故而早早回来。”

大宋开国名将慕容延钊备受赵匡胤重用,但是死的早,被追封为河南王。

晏殊也是点点头,如今慕容惟素只是殿内承制,而且从他爹那辈起,就家无余财,连棺材都是皇帝给赏赐的。

他爹那可是轻财好施。

母亲留在京师生活困难,妻子在西安更是贫苦,还是真宗皇帝怜悯,特意再给赏赐一个官职,让他多领俸禄,供养老母亲和妻子。

如今家族分散,有贫苦的当然也有富有的。

宋煊点点头:“看样子你不是很满意。”

“十二哥,我不知道怎么说。”

张方平甚至都有些气愤:

“他女儿都瘦的跟竹竿似的了,拿出来招待我的酒肉,我发现他女儿竟然咽口水,这让我如何能吃得下?”

“他连自己的女儿都不心疼,怎么可能会心疼我这个女婿,更让我心里堵的很。”

张方平虽然家贫,但是他的父母没有亏待他。

他也是积极备战科举考试,丝毫不敢懈怠。

他遇到宋煊之前,也是跟慕容家的女儿差不多,干干巴巴的瘦弱小子。

尤其是半大的岁数,正是吃垮老子的时候,吃点东西总觉得肚子里总是没食。

这种情况在张方平遇到宋煊之后,才改变了好多,总算是有点人样子了。

今日所见,又让张方平会想起以往自己的心酸之事。

他其实不理解,为什么当父母的不能对自己的儿女好一些,还要利用他们去为自己牟利。

“慕容家也是没落了。”晏殊却是摇摇头,

“这算什么?”

宋煊给张方平倒了杯茶:

“东京城上卖儿女的人可不在少数,不说吃不上饭,赌徒或者盼望着儿女卖身能够日子好过一点的也大有人在。”

“等你将来外放当了知县,怕是会遇到更多这种事。”

张方平始终觉得父母是会爱孩子的,但是他瞧着宋煊倒茶,一想到十二哥的遭遇,这种说法也就不成立了。

在张方平看来,或许是宋煊他表现的实在不像是没有被父母爱的孩子,所以才会下意识的忽略他的遭遇。

范仲淹自从知道他父亲是继父后,心里也是十分的难过。

再加上朱家堂兄弟们都不认他,觉得他是外姓人。

等他回到老范家后,老范家同样不接纳他,认为他是来争夺财产的。

范仲淹这才把家安在了职田所在地:宁陵县。

“罢了,十二哥,家里还有饭吗?”

张方平把茶杯里的水一饮而尽:“我真是没怎么吃饭。”

“应该还有些剩饭,你对付一口吧,晚上别吃太多,明日多吃些早饭。”

“好。”

张方平再次对着范仲淹等人行礼后,便直接去厨房找吃的了。

晏殊二人也没过多停留,自是回去了。

宋煊则是去洗了澡,进了房间。

曹清摇早就梳洗过了,她身着清凉的里衣,手里拿着团扇,两个侍女也帮忙给扇扇子。

“官人。”曹清摇示意两个侍女下去,把门关上。

宋煊也只是穿个大裤衩子,他躺在竹椅上,瞧着一旁的夫人自是伸出手去。

曹清摇哎呀一声:“刚洗的澡,一会又该出汗了。”

宋煊倒是没有停手,两根手指夹着又松开,惹得曹清摇一阵娇嗔。

她当然明白两个人之间的小默契。

竹椅嘎吱嘎吱的响了许久,才彻底停歇下来。

曹清摇脸色通红,更是香汗淋漓。

二人各自冷静了一会,曹清摇才开口道:

“官人,我家里是不是出现财物问题了?”

“嗯。”

宋煊点点头:“你回家去吃饭,曹旭那小子连吃个肉都要大喜一阵,可不是出现财务问题了。”

“那可怎么办啊?”

曹清摇慵懒的躺在竹椅上,弯弯的眉头有些蹙起:

“咱们两个钱也够用了,难道我的那些嫁妆就堆在房间里不用,任由我家里人吃糠咽菜吗?”

“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宋煊觉得自己在老家的女儿将来出嫁,可是要破费不少。

大宋怎么就流行厚嫁之风呢?

尤其是不少进士都一穷二白,就有宰相耗尽家财去嫁女儿。

自家老丈人穷的都借高利贷办婚礼了。

在东京城放高利的人,可是一丁点都不怕收不回来帐。

宋煊觉得自家老丈人说不准,是拿着家里的房子抵押借款的。

到时候香水的生意给自家老丈人一成,就当做是商铺的背景吧。

反正在东京城想要把买卖做大,根本就不可能没背景。

同时,权力寻租搞钱,在大宋也是极为正常的事。

“若是我把一部分嫁妆给我母亲用,我爹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

“不着急,就算还不上,难不成放高利贷的还敢到曹侍中家里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