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十二,计将安出?

大宋悍臣 鼠猫狗鸽 4138 字 2个月前

因为他的子侄们当真是不争气,没有一个有带领曹家能继续辉煌下去的。

曹利用通过宋煊的提醒在京城内成了好好先生。

他的风评虽然转换了许多,但仍旧还有些旧账埋着呢。

毕竟不是谁都心胸宽广,搞什么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操作。

在朝廷这个烂泥潭里,许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你想停下来都没机会的。

曹利用对宋煊如此干脆很是满意,他想了想这才开口道:

“将来到了东京城参加春闱,直接来家里住下。”

宋煊想了想,随即摆手道:

“曹相公,待到考完试后,去你家里吃饭吧,我还是要跟同窗住在外面,方便互相督促,免得懈怠了。”

“毕竟行百里半九十,我这个堂堂解元,若是在省试当中落榜,那可就是乐子大了!”

对于这件事,曹利用也不在坚持。

反正他是真的希望宋煊能够考中状元的,最重要的省试也得顺利通过。

“行。”

曹利用又与宋煊简单的说了一下朝堂当中的事情。

首先是西羌之乱随着李明德的求和,终于结束了。

但是曹利用觉得那些羌人兴许过阵子会在闹一闹的,西北绝非是个平坦的地方。

你小子今后要是去西北建功,还是要小心些。

没有人愿意奔着那面跑的。

毕竟陕西那嘎达如今已然是黄土高原了,缺水又干旱的,纵然是去了那里又能做出什么政绩呢?

反正会因为与外族人处理事情关系繁杂,导致动乱,亦或者出现灾祸,在赈灾上面焦头烂额的。

至于教化之类的,先让他们填饱肚子再说这些事情吧。

真以为是南方的鱼米之乡之类的,如今占城稻大获成功,朝廷自是欢喜万分。

就算占城稻味道一般,但是能够果腹,不至于让老百姓啃树皮,吃草叶子,那就是大功一件。

曹利用说完后提了一嘴宰相王钦若有病,他儿子进京去了。

本以为他儿子那身体兴许要死了,未曾想如今见了还有些活人模样了,不再是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模样。

“曹相公的意思是,王钦若会来这里寻王神医看病?”

“应该是这样的。”

宋煊微微眯起眼睛,那不出意外的话,王从益会叫着自己一同去看。

“还有一事。”

曹利用又开始念叨宋煊的“老恩师”范仲淹,他因为丧母离任,但是仍旧留书给接替他的张伦。

建设海堤,张伦上报朝廷后,获得官家的首肯。

于是耗费万余人,终于建成了。

超过一百六十里,海堤南北相连,犹如一条巨龙屹立在黄海之滨。

堤成一月后,即有1600多户农民和盐民恢复生产,3000余户逃亡的农民返回家园。

如今再也没有出现什么风浪来毁堤淹田。

当地百姓直接给范仲淹等三人立了庙,甚至管那条海堤叫范公堤。

“照此下去,待到范仲淹起赴,将来必定会官路畅通的。”

“大宋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即由范院长倡导开始,我应天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范院长声誉日隆。”

宋煊喝了一口茶:

“待到我等明年再殿试当中考个好成绩出来,他怕是会更上一层楼的。”

“嗯?”

他们这届书院的学子连带着夫子,都是极为优秀之人。

将来再朝廷之上,未免不会掀起一番波澜来。

若是宋煊能够考中状元,曹利用捏着胡须一笑,我滴乖乖呦,不得了!

虽说结党这件事在朝廷上是犯忌讳的,可是以寇准为主的北人小团体,打压其余南方小团体,再到丁谓等人的反击,无处不是结党。

曹利用觉得宋煊说的在理。

遂又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我想起来了,据闻辽主要再次兴兵西北,这次讨伐的是甘肃回鹘,而不是西夏王李明德。”

听着曹利用说着里面的见闻,宋煊当即点点头。

“你觉得辽主能赢吗?”

“大抵是赢不了的。”宋煊摆摆手:

“他亲自率兵五十万攻打李明德大败而归,如今不过是想要挑选实力更加弱小的甘肃回鹘部落找找自信。”

“我觉得他们再不改变战法,也不懂得利用当地人的熟知地形的优势,只会徒劳远征,成为他人笑柄,让西夏越发轻视大辽。”

曹利用在中枢听他们宰相议论此事时,大多是看好辽国的。

这次挑选一个小目标,定然能够一雪前耻。

毕竟这么多年,宋辽之间的战争,多是辽国胜数更多。

他们打一个西北蛮夷还打不过吗?

无论是武器还是战马,都比对面更加精良。

“怎么?”

面对宋煊的询问,曹利用随即把那些宰相们的想法说了一通。

“他们可有军旅经验?”

曹利用仔细想了想,若是随军出征那也算的话,估摸是可以的。

但是具体指挥做什么统帅之类的,他们都没有。

其实曹利用也是觉得自己的想法跟他们是一个样的。

所以在中枢议论的时候,他依旧是选择赞同。

“那应该是没有的。”

宋煊顿了顿随即开口道:

“曹相公,在军事上,今后你无需按照好好先生的模式,都要附和他们,最主要的是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

曹利用心想我就是跟他们一个想法。

反驳什么啊?

“你的意思是,辽主此番攻打甘肃回鹘也会战败?”

“我的意见,大抵是无法取得他们想要的结果。”

“嘶。”

曹利用对于自己这个未来女婿的判断很是相信,所以他当即询问:

“十二,计将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