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汉

北府江山 苍穹之鱼 1657 字 1个月前

刘毅的覆灭,刘道规并不奇怪。

麾下的四万人马,一心一意跟着他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并不想再自相残杀了。

北伐成功后,刘道规在声望和大义上,已经全面超过晋室。

将朝廷迁往长安,这么大的事,江左始终风平浪静。

“投降的叛军,择其精锐补充虎卫军,其他人马遣散回乡,废除南豫、南兖、南徐、南雍、南青、南幽等侨州侨郡,恢复旧制,京口、广陵、彭城、襄阳三地,愿意北迁关中者,朝廷负责舟车和粮草,每户一百亩良田,两户僮仆,不愿者留下,江左免除赋税三年。”

刘道规着手开始第二步。

朝廷迁走了,北府西府精锐也要跟着迁徙。

不然他们留在南方,始终是个隐患。

趁着大胜余威,刘道规干脆把事情一并办了。

封恺道:“北府军对大将军忠心耿耿,倒也无所谓,然沈、虞、朱、张、陆等江东大姓,绝不可留下吴地。”

晋室灭蜀,将蜀中豪族迁往凉并二州,灭吴,将孙、陆、顾、朱、张迁往中原。

为的就是削弱地方势力。

“不如直接效仿大汉陵邑制,迁关东豪强填关中!”刘道规索性更进一步。

“天下初定,此举只怕……”儒士办事总是瞻前顾后。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新朝不能如魏晋一般,留下诸多隐患。”

如今正是刘道规声望最顶点,现在办不成,以后更难。

汉高祖九年(前198年)采纳刘敬建议,首迁关东豪族至长陵周边。

惠帝至昭帝时期延续此制,迁关东豪强,削弱地方势力并充实关中。

这些陵邑以渭河为依托,防御匈奴,最鼎盛时,有长、安、霸、阳、茂、平、杜七座陵邑,每座陵邑三至五万户,相当于七座子城拱卫长安。

两汉通过这种手段,不断抑制豪强,走向巅峰。

刘道规是大汉狂热者,自然要摸着大汉过河。

大汉有的,新朝也要有。

封恺拱手道:“此策虽好,然不可操之过急,大将军即为沛公,不如定国号为汉,全面恢复汉家制度、衣冠,陵邑之制便可顺理成章。”

“以汉为国号?”刘道规略有些犹豫。

永嘉之乱以来,有汉赵、成汉,被胡人们污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