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刘一鸣面前的材料

香路青云 佚名 3833 字 1个月前

至于那个什么大棚示范基地,也是一个应景的面子工程,搞了几块地,拉了几车水泥桩子,铁丝扯起来,薄膜一罩,成了...

这东西弄的好,沉下心去做,倒也有用的,关键是贴上了扶贫的标签,纳入了清溪镇的扶贫项目,这问题就儿戏了起来,看着简直就是一场闹剧而已。

老百姓不满啊,这些当官的都是卵旦子想事,瞎扯淡,好好的现成的熟田熟地不用,非要在国道边上,挨着国道的地方搭棚子...那里水从哪来呢?要命的是那些树要不要砍呢?你见哪家的田地里还栽那么多树的?

大棚是建起来了,只是不到一月,就荒在那了...为啥?摆设啊,球用没有...

听说现在只剩了一堆的水泥桩子还竖在路边,孤零零的,埋没在荒草中。

刘一鸣当然是知道个中的玄奥,为什么非要建在国道的路边,因为打眼,醒目,上级领导容易看到...妥妥的一件政绩啊。

真是用心良苦,刘一鸣甚至还知道,外省有的地方,为了政绩,为了保上面要求的绿化率指标,竟然拿绿油漆把滥砍滥伐后裸露的山体全刷了个遍,远远望去,绿意盎然呢...遍地都是人才啊...

捺灭了手上的烟,淡淡的烟雾飘散。

扶贫的工作不能不做,如何做?

萧规曹随,在刘一鸣的心里是被彻底的否定了,这些扶贫材料中,这些项目里,没有一件实实在在地,歪嘴的和尚乱念经,不外如此...

浪费是惊人的,扶贫资金算是打了水漂,用处也有,倒是成就了一些主官们的青云之路,政绩有了,上面欢喜嘛,提拔也就多了一份依仗,至于我走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我都走了,还考虑个毛线啊。

撂了手上的资料,拿水杯润了润喉。

桌上还有两份材料,是向萍叫张俊转过来的。

镇财政所和镇教育组的两份材料,相比起蔡新求抱来的,镇财政所的材料简直就是蜻蜓点水的流水账一样,甚至有的扶贫项目提都不提,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好像就是为了应付差事。

看着上面的结余栏,扶贫资金还有200来万,这让刘一鸣稍稍松了口气,还好,没有糟蹋干净,总算是多少给留了一点。

刘一鸣却不知道,这钱是向萍从县上找柯玉山要的,填窟窿的呢。

实在对这个财政所的材料看的无趣,刘一鸣随手拿起了另外的几张纸,镇教育组的,字体倒还工整。

上面只说了一件事,正是关于民办教师转正的问题。

看到这,刘一鸣便想起了周家畈村的那位石秋兰石老师,一个很俏丽的少妇,和她短暂的接触过,印象还不错,特别是自己还不小心吃了别人的豆腐...咳,咳,刘一鸣为自己的走神不禁有点自嘲。

镇教育组的材料附着红头文件的复印件,想必是县教育局发下来的,上面还有几个模糊的领导签批字样,看不大清楚。

红头文件自是高屋建瓴,就民办教师转正的事做了方向和纲领上的指导,划出了大框架,却并无详细的规定,各地在框架范围内,按照实际情况自行进行甄别细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