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苏珍珠的脾气倔,一旦决定了什么事,就很难改变。
苏珍珠就这么坐了一会,眼珠子滴溜一转,突然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
“娘,我跟您说,我之前看到崔家的春姨娘在县城一家铺子里接绣活儿,那家铺子给的价格可高了。”
苏珍珠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要是我把这事儿告诉村里的绣娘,让她们都去珠姐的那家铺子接活儿,把活儿都抢了,春姨娘不就接不到了吗?看她还怎么赚钱!”
苏珍珠的娘听了,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连忙点头:“这主意不错啊!让春姨娘她们也尝尝没活儿干的滋味,看她们还怎么得意!”
说干就干,刘氏和苏珍珠一刻也不耽搁,立刻起身满村串。
刘氏认得村里的绣娘住在哪里,她挨家挨户地敲着村里绣娘的门,对方门一开,她的脸上就堆满了虚假的热情笑容,然后退到一边,由苏珍珠出场和这些绣娘们沟通交涉。
不管去到哪一家,苏珍珠的说辞都差不多。
“珠姐那儿的绣活儿,比你们现在接的绣活工钱差不多能高一倍!”
“春姨娘就在那儿接活儿。”
“你们赶紧去,去晚了可就接不到了,这次接不到,以后也难接到咯,因为珠姐喜欢用熟手。”
苏珍珠就是用这些话,说服了一个又一个的绣娘,她还会贴心的为她们指路。
那些绣娘一听,当真是心动不已,甚至立马将心动付诸于行动。
在这小村子里,绣活儿本就不多,能多赚些钱自然是求之不得。她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收拾好自己的绣样,前往县城。
就这样,苏珍珠用同样的方法,成功说动了村里八九个绣娘。她们成群结队地朝着县城进发,一路上还兴奋地讨论着到了珠姐的铺子要接什么样的活儿,能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