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筹备盛会

巅峰权术 佚名 3816 字 1个月前

杜怡奇见他兴致那么高,不好说什么,只说他开办不开办这些娱乐项目,管理权限也不在自己这里,自己总不会主动要求别人去抓。话说回来,如今哪个城市没有这些,哪个城市的火车站附近不是这些娱乐项目的重灾区。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是,杜怡奇现在需要的投资不是这种的,是需要大财团、大企业的进驻,能起到整合全县资源,拉动全县产业升级,对全县的经济发展有强大促进作用的项目才行呢。开几个黑店能有什么用呢?

杜怡奇心里盘算着,能不能重启那个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从前老书记不让想,是他碍着这关系、那关系,那是他在的时候的势力格局,现在他不管事儿了,杜怡奇也许可以打破这个格局的,没试试谁知道。

这时候上天赐给了杜怡奇一个机会,那就是隆重举办“达牧唱诗会”。

“达牧唱诗会”是杜怡奇们自治州少数民族每年一次的大型聚会,大会每次要举行七天,在山林里、在草原上、在牧场边,要从方方面面全面地展示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每年,举办这个大会的时候,大批的少数民族游客都会涌到这里来,省里、州里各级都要来很多领导,前来庆贺,与民同欢。

这天,杜怡奇的秘书把县政府承办第十四届“达牧唱诗会”的通知和草拟的实施方案摆到杜怡奇的办公桌上,立刻引起了杜怡奇的兴趣。

对呀,从前历任书记都不怎么重视这个“达牧唱诗会”,因为这是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节日,他们演得那些节日,汉族书记们听不懂、看不懂。因此,也就不怎么看重这个活动。每次都是大笔一挥,“由政府积极组织实施”就完了。

这次,杜怡奇打算换个搞法,他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县政府,把这次的“达牧唱诗会”办得很好,杜怡奇要让这次的大会成为历届“达牧唱诗会”中最好的一届,最完美的一届。换句话来说,杜怡奇就是要以自己的行动来换取县长的心,换取全县民族兄弟姐妹的心。

在后来准备工作的协调会上,杜怡奇先给大家作了动员:“本次达牧唱诗会,是咱们县上第二次举办,意义重大,不同凡响。首先杜怡奇想给大家说两点杜怡奇自己的观点。第一“达牧唱诗会”既然在县上举办,杜怡奇认为‘达牧唱诗会’不只是一个民族的盛会,而是边城县上二十五个民族共同的盛会。

因此,杜怡奇们要集全市之力,办好这次盛会,给全州展示杜怡奇们县上一个良好的形象,给全省展示杜怡奇们县各民族相处和谐融洽的形象。在本次‘达牧唱诗会’筹备、举行期间,杜怡奇代表市委承诺,各部门一定齐心协力、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一定争取让全县的各族人民群众满意。边城县就是要树立一个各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民族团结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

那天参会半数以上的领导都是少数民族领导,他们听到杜怡奇的发言,觉得很新鲜、很奇怪,从来没有一个县委领导这样表过态。

这些局委办的领导在杜怡奇讲完话以后,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县长一改平日的习惯,自打老书记病了以后,每次开会,只要一散会,他就早早离去了。可是那天,在散会后迟迟没有动,杜怡奇下了楼,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县长才下楼,并且亲自跑到杜怡奇的办公室里来,意味深长地说:“刘书记,谢谢你,谢谢你。”

“这是哪里话,您怎么还亲自跑到我办公室里来了”,杜怡奇急忙站了起来,热情地接待着整个县里唯一职权比自己大的人。

州财政下拔“达牧唱诗会”的专项资金尚未到位,杜怡奇就提议先安排财政垫支三百万元资金启动前期工作。

在以往每次的安排的启动资金却只有五十万,杜怡奇一张口就给翻了六倍。

在县委常委会上,杜怡奇刚一提出来这个,立即得到了民族县长的高度赞扬。他说,“我本人同意刘副书记的提议,刘副书记是咱们县上优秀的年轻干部,是我们常委班子里的人才,在我们这里工作生活,有二十五个民族一起,民族团结就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我支持刘副书记的决策。”

得,老书记还在住院,最大实权领导就是县长了,既然他和杜怡奇的意见取得了惊人的统一,那么别人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只有表态一定服从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决策了。

那一年也恰好是州政府成立五十周年的大庆,在这之前的任何一届“达牧唱诗会”都没有得到那样地规格,而杜怡奇第一次把“达牧唱诗会”提到史无前例地高度,并不是杜怡奇当时有先见之明,杜怡奇也没想着州政府成立五十大庆的就是那一年,纯粹是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