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点头,“外公说得没错,他能够教给咱们的,几乎都教了。听说永安书院的师资很好,我们想去看看。”
听完,孙思言点头,“那你们去吧,我留在家。我没你们聪明,我心里清楚。跟外公学就可以了,到时候若是能考上秀才最好,若是考不上,也无妨。我就留在家里,跟爹爹他们种地,供你们去读书!”
孙思言‘嘿嘿’笑着,让孙思宁对他心疼。不过也就是个六岁的孩子,思想却这般成熟。
“小三,你也要毫升学习才是,不管如何,都要努力。”
孙思祁作为大哥,语重心长的看着孙思言,“爹娘供咱们读书不易,你看,孙家村那么大,有几家几户肯让孩子读书?咱们家是头一份。不能辜负爹娘对咱们的期望才是。”
他今年九岁,李长白的意思是让几人跟着他再学一年,就去永安书院。等待两年后的乡试,若是他们今年就去,等乡试的时候孙思祁十二岁,孙思渊九岁。按年纪来说,孙思渊确实有点小,不过倒是可以试,不中也没事,再等三年一样可以参加。
孙思言点点头,“大哥,你们放心吧,就算跟着外公,我也未必会比你们差!”
孙思祁笑了,“那是,我家小三聪明得很。”
“时候不早了,赶紧睡吧。”
孙思渊给孙思宁盖好被子,开始催促大家睡觉。
烛光熄灭,孙思宁躺在床上开始发愁,到底要怎么做呢?
要做什么,才能赚银子?
想来想去,一切想法都被她现在的年纪打败,她也跟着睡了过去。
接下来几日,她每日都跟着去学堂,周围邻居家的小姑娘来找她玩,好几次都扑了空。因此,回到家后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爹娘,很快这件事在村里就传开了。
一时间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不少人也跟着动了恻隐之心,大多都是做母亲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也想为她们争一争。结果,大多数是被拒绝了的。理由是——女娃子不需要读书认字,将来只需要嫁一个好婆家就是。
孙苏宁听了这种说法后,深感对方无知,也庆幸自己出生在孙大柱家,不然这辈子也是毁了。
“思宁不过是去读个书,她们至于说那样难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