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是朱熹的师父,可想而知,肯定是个超级牛人,想收服他,绝对不容易。
但话说回来,若是能收服此人,则好处也会异常巨大,
胡宪这几年忙于仕途,跟黄中见面的机会不多,平时都是书信往来,所以他也没法提供太多的信息给宁策,
胡宪提醒道:
“不过有一点需要大人注意,我这个师弟,最讨厌以权势压人者,无论高官权贵,还是贩夫走卒,在他眼中,都是一样的人,
所以大人和他接触的时候,千万不要摆官架子,
并且他也不喜欢张扬,平时处事都很低调。”
宁策点了点头,心想幸好自己平时,也是个低调的人,
然后胡宪继续道:“师弟虽然来看望帝姬,但他教育后辈,如果用请他在青州书院传授学问的名义,应该能让他多留几日。”
宁策谢了胡宪,“如此甚好,有劳胡大人了。”
数日之后,黄中一行人抵达乐安港,
宁策这才领略到对方的影响力,黄中此行,不但有上百名各地的才俊士子,名流贤达跟随,
就连李纲,以及棣州知州郭进,滨州知州孔道辅等人,闻讯后也是纷纷前来。
宁策作为东道主,原打算举办一场酒宴,欢迎黄中,
结果被黄中派人婉拒了,
“金兵入侵,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鄙人没有心情赴酒宴。”
最后宁策也只是跟着李纲等人,在帝姬的宫殿中,与黄中碰面,
帝姬别出心裁,布置了一个类似西方酒会般的简单宴会,
最中间的长桌上,摆满吃食和酒水,
漂亮的宫女往来穿梭,给宾客们倒酒,送上点心食物,
帝姬与黄中交谈片刻后,
便有意带着黄中,来到宁策面前,
偷偷对宁策使了个眼色后,方才飘然离去,
短短几年没见,黄中变得更成熟,也更沉稳了,举手投足,俨然有大家风范,气度不凡。
看到宁策,黄中抢先施礼:“多亏王爷神勇,帝姬以及山东百姓,方能免遭金兵荼毒,在下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