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早就因燕云之战,与宁策交恶,
因为金使遇袭一案,宁策的另一臂助张叔夜,两人现在也有了隔阂,宁策返京之后,未去拜访张叔夜,
这么算来,宁策在朝中的帮手,却是一个都没有,开封府推官王豫算是一个,但他官职太低,左右不了朝中大局。
再加上官家对宁策一贯的猜忌,很多人都以为,宁策这次进京,恐怕将成最大输家。
众人进京的第二日,朝会便隆重开始,
天刚蒙蒙亮,众位大臣便纷纷来到崇政殿,准备面圣。
太宰蔡攸和少宰吴敏两人,站在最前列,
耿南仲身为帝师,与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唐恪站在稍后的位置,随即便是六部尚书,以及勤王的文武官。
人数并不多,总共也就二三十人的样子,都是大宋举足轻重的官员。
宁策也来了,规规矩矩,并不抬眼去看其他人,
这时皇帝还没来,
冷冷地瞥了一眼下面的众臣,目光在宁策脸上停留片刻,耿南仲冷哼一声,低声对唐恪说道:“没想到这小匹夫也来了。”
唐恪曾任户部侍郎,因治理黄河水患有功,随即一路高升,深得宋钦宗信任,
他跟耿南仲两人,皆是议和派的主力人物,所以对主战派的李纲,宗泽等人,很是看不上眼,对宗泽的学生宁策,就更不用说了。
唐恪微微一笑,“此人天资聪颖,能征惯战,李纲也是靠了他,才打下济南,说起战功,此人堪称大宋第一将,
只可惜人贵有自知之明,
此人若是谨守本分,官家或许会看在军功份上,给他个一官半职,但此人实在太过贪心,取了淄州,滨州也就罢了,前几日居然还派兵去取棣州,泰安州和密州,
手伸得实在太长,今日官家多半会敲打他。”
耿南仲也点了点头,冷笑道:“老夫也没想到,此人会如此贪心,依老夫看,此人今日最好结果,也就是官复原职,被陛下打发到西北去对付西夏人。”
唐恪微微颔首,
另一侧,李纲和开封府尹张叔夜,也在低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