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无双国士

数日之后,

在郑天寿陪同下,宁策兴致勃勃地去视察工坊,

原本宁策早就想来了,但最近一直忙着筹备铁甲兵和炮兵的事,由于骑兵极难训练,至少也要半年时间,才能成军,所以宁策这次重建铁甲兵,主要是扩充步卒。

最终优中选优,选拔出一千多人,组建成铁甲步兵,加以训练,同时也要求工坊按照这些步兵的身高尺寸,打造贴身的精钢板甲,

这就是个大工程,如此一来,宁策手中便有共计三千的铁甲兵,其中一千骑兵。

由于新式火炮的研发进度,最近突破得很快,所以也必须提前储备炮兵人才,总不能等新式火炮造出后,才开始训练,那就有些太晚了。

原本的火炮,厚重笨拙,射程也近,只能用来守城,或是用在船上,至于野外作战,就需要用大批青壮民夫运输,非常不方便。

有人说用大车运炮,倒也不是不行,能省下不少人力,但荒郊野外没有道路,这时候的车辆也简陋,连轮子都是木头做得,拉起来咣当咣当响,

用大车运炮,动静会比较大,作战时,恐怕还没靠近金兵营寨,就被敌军发现,然后被全灭了。

工坊的科技攻关,势头迅猛,尤其是沈冲带来的三百弟子,各有所长,天才荟萃,短短几日功夫,居然便接连攻克改善火炮,以及制造机床等两大难关,让宁策欢喜不迭。

不列颠大科学家牛顿,曾有一句话,说不是我有多优秀,而是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青州府这边,最近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也离不开之前的种种积累,宁策早就用书院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这些人才一直在努力,虽然迟迟没能突破,却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宁策痛定思痛,在乐安港开始大力发展科技,以重金悬赏,就仿佛在油锅里点了一把火,顿时便把工匠们的热情,给激发了起来,

有今日的突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郑天寿走在前面,一名俊秀少年,在旁边扶着他,动作殷勤,态度恭谨,时不时还替郑天寿回答宁策询问的问题,

宁策顿时便留意到此人,

当即出言询问,“这位是……”

斋云飞心中暗喜,急忙施礼,“在下斋云飞,是沈冲先生的学生,如今跟在郑大人身边,学习王爷的治国理政之道。”

宁策看着少年聪明伶俐,态度谦和,也是心中欢喜,当即点了点头,“很好,很好,你好好干,来日本官定会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