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辅跪在地上,诚惶诚恐地给宁策磕了几个头,
宁策有些吃惊,当即回顾左右,孙安快步上前,将孔道辅扶起,
宁策心想,所谓礼下于人,定有所求,这姓孔的知州对自己行此大礼,难道是有什么事,求着自己么?
孔道辅起身,很恭谨地站在那里,说道:“乱世之中,王爷收容百姓,让他们有了容身之地,衣食之所,
下官这一跪,是替百姓感谢王爷的大恩,也希望王爷能广布恩德,拯救本官治下滨州的百姓。”
宁策暗想果然如此,只不过这孔知州想得也挺美,给自己磕几个头,就想让自己发兵,帮他收复滨州,
但出兵之事,哪有那么容易?
且不说兵源,粮草都要筹集,滨州北靠大楚国,西面距离完颜阇母所在的济南府,也并不是很远,打下此地容易,想要守住,却是困难。
于是宁策先示意孔道辅坐下,又命人上茶,这才说道:“孔大人的爱民之心,本官能理解,只是本官兵力有限,前几日刚派兵取下淄州,已再无多余兵力,收复滨州,还请孔大人见谅。”
孔道辅坐立不安,他面前的年轻人,虽然如今并无官职在身,但他却丝毫不敢怠慢,处处以下官之礼待之,
一方面是他有求于宁策,
另一方面,在乐安港的这几天里,他也切实地感受到了,宁策在百姓中的巨大声望,
尤其是他已感受到,宁策在治理百姓这方面的,出众才华。
能把将近十万百姓,管理得井井有条,让他们各司其职,精神面貌也是越来越好,这种治理地方的能力,孔道辅从来没见过,
他饱读诗书,也知道良将择明主而事的道理,
而今天下大乱,金兵肆虐,朝廷暗弱,各地官员不得不纷纷自保,更有野心家拥兵自重,拒绝听从朝廷号令,
大乱之世降临,已是十分明显,
而宁策,却有结束这乱世的明主之像!
于是孔道辅便生起投靠之心,至于请宁策收复滨州,不过是他的托词而已。
听了宁策的拒绝之词,孔道辅故作为难,而后便仿佛下定决心般,说道:“下官有一女,年方二八,天姿国色,下官愿献上女儿,随身伺候大人。”
宁策闻言,顿时一怔,暗想为了收复滨州,你这么拼吗?
大宋的官员,都这么有职业道德了吗?
为了救自己治下百姓,不惜出嫁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