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不傻,宁策和刘延庆的战绩摆在一起,明显宁策碾压刘延庆,但宁策实力太强,也让宋徽宗忌惮不已。
自古以来,实力太强的臣子,总会遭到皇帝猜忌,尤其是大宋得国不正,宋太祖便是以武将造反起家,黄袍加身,夺了柴家的天下,所以历代的宋朝皇帝,对武将的猜忌,尤其厉害。
宋徽宗一直在有意无意,拉着童贯,打压宁策。
但老种的话,给了官家以警惕,
对辽战争,乃是国战,不容有失,刘延庆若胜,自然皆大欢喜,但刘延庆若是败了,那可就真完蛋了。
打仗打的,其实也是经济,打得也是钱。
为了燕云十六州,宋徽宗把神宗熙宁、元丰以来积攒了几十年的钱,都拿出来了,还加上宁策从倭岛得到的黄金白银,
这次如果不能获胜,以后的大宋,至少是数年之内,可就再也没有足够的钱粮,来支持一场规模类似的战争了。
可是若是让宁策挂帅出征,一方面他能不能压住西军的骄兵悍将,还不好说,
另一方面,宁策可不是童贯那样的太监,一点根基都没有,宁策现在是两镇节度使,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
这样一个人,若是让他封了王,那还了得?
朕的江山,如何还能坐得稳?毕竟取燕云者封王,是先帝留下的遗诏,便是宋徽宗,也不能轻易违逆。
官家眉头紧锁,心中好不为难。
童贯有些不安,
他太熟悉皇帝了,只看皇帝的架势,他就知道,宋徽宗对种师道的提议,是真的动心了。
童贯现在岁数大了,能享受的,他都享受了,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在临死之前,收复燕云,青史留名,进而成功封王。
这是他最强烈的执念。
想到这里,童贯一咬牙,快步上前,凑近宋徽宗,附耳低声说道:“官家,臣已派人潜入辽国,联系大辽国相李处温,辽将郭药师等人,此二人皆是汉人,身怀故国,早有投效我大宋之心,
只要天军一到,李处温,郭药师两人便可在辽国境内起事,里应外合,配合我军,则燕京唾手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