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员外有意在众人面前出风头,便又是一笑,
“此事当真令人感动,不如我等便以此做诗词一首,看看谁能得到师师姑娘的青睐,成为师师姑娘的入幕之宾!”
众人听了,顿时轰然叫好。
孙安见状,便弯腰低声道:“大人,这个商人有蹊跷!”
宁策点头,心想京师这地方别的不多,就是官多,这人不过区区一商人,居然就敢觊觎李师师,肯定是有所依仗。
只见李师师款款站起,对周员外说道:“抱歉,师师早已发下宏愿,此生此世,只有一个人能成为师师的入幕之宾。”
与此同时,她的目光仿佛无意间,扫了宁策一眼。
周员外听了,当即不悦地冷笑了一声,
只见他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冷声说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师师姑娘来汴京已有数年,从未有人成为你的入幕之宾,难道姑娘打算把这朵鲜花,留到枯萎之时么?”
李师师听了,有些幽怨地剜了宁策一眼,随即低下了头。
宁策皱了皱眉,于是招手唤来仆人,跟他要了纸笔,随即便是笔走龙蛇,瞬息功夫,便写好了一首词。
随即宁策起身,对李师师笑了笑,“在下偶有所得,有诗词一首,送给师师大家。”
李师师听了,顿时又惊又喜,急忙命俏丽丫鬟,将诗词接过。
周员外见状,心中不悦,扭过头来,看宁策衣着打扮不过是个普通书生,顿时便狠狠地瞪了宁策一眼。
宁策神情淡然。
只见李师师手捧诗词,神情激动,当即缓缓地念了出来。
“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李师师话音刚落,顿时满座皆惊!
在座之人,虽然不乏腹中空空,大字不识之人,如周员外,对宁策这首词很不以为然,
但是也有不少名士大儒,只听开头一句,顿时就吓了一跳。
心想这是绝世好词啊,几百年一遇的那种,没想到居然在今日,被自己等人给遇上了。
便有不少人摇头晃脑,开始念起这首词,更多的人,则是以骇然目光,望向宁策。
这时是宋朝,是古代,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信息传播的并不快。
几百万人的大都市,人口众多,在座众人谁也不认识宁策,
于是心中诧异,
心想这是哪里冒出的厉害书生,年纪轻轻,诗词功夫却是如此了得!
这些都是汴京本地人,本地的才子自然熟悉,眼看宁策面生,心想此人多半是从外地来的过江猛龙,难怪自己等人不认识。
周员外虽然不知这首诗词的厉害,但看到众人的反应,心里也明白了大半,于是便倾身望向身旁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