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银库,定睛一看,发现这里银子还不少,铜钱更多,不过铜钱太重,不方便携带,于是宁策大手一挥,命手下将这里的金银,统统搬走,至于铜钱,就不要了。
然后宁策带人去粮库,半路上碰到一伙汉人百姓,
只见这些人敲锣打鼓,喜笑颜开,人人都是扬眉吐气,一个文士模样的人领头,看到宁策,便上前拱手施礼,
“在下李宝信,乃本地进士,听闻天军到来,喜不自胜,于是壶浆箪食,率家乡父老,前来慰问天军。”
宁策便问:“你是汉人?”
李宝信重重点头,“正是,大人有所不知,这些年来,我等汉人,饱受契丹人欺压,只恨力量微弱,无法报仇,今日大人率天军来到,解救汉家百姓,真乃大功德也。”
宁策笑着摆了摆手,“此乃本官的职责所在,不算什么。”
李宝信又问起宁策的来历,宁策便道:“本官乃大宋东平伯宁策,奉官家之命,前来讨伐昏君耶律淳,如今燕京已破,只要再打破皇宫,抓获耶律淳,本官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李宝信等人听了,皆是手舞足蹈,
实在这些年来,汉人被契丹人给欺压得太厉害了,有些汉人,比如郭药师等人,不得不模仿契丹人衣着打扮,也是髡发左衽,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获得契丹人完全的信任,和平等对待。
如今宁策率大军前来,给这些汉人撑腰,他们自然是非常高兴。
这些人态度真诚,宁策心里暖洋洋的,李宝信是进士,自然有些才华,喜不自胜之下,当即赋诗一首,
“黑虎将军晓入燕,满城和气接尧天。油然叆叇三千里,洗尽腥膻二百年!”
宁策听了,哈哈一笑。
暗想这个李宝信是进士出身,能力肯定有,并且还第一个过来投靠,看来决心也很坚定。
于是宁策就问:“李先生家中几口人?”
李宝信说:“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尚未婚配。”
宁策点了点头,“好,很好。”
李宝信一怔,心想这位东平伯,怎么说话的呢?
听着有点难听,
宁策说道:“本官已经打破了辽国粮仓,想要开仓放粮,赈济本地百姓,只是缺乏可靠之人,不知李先生可愿出力?”
李宝信慨然道:“承蒙大人信重,在下定当全力以赴,只不过大人打算如何放粮?”
宁策说道:“无论契丹还是汉人,一律平等,每人送一斗粮食,李先生一个人可能忙不过来,你也可以找一些本地人士帮忙,但最好是那种单身一人的,万一出事,也不会给家中带来负累。”
李宝信听了,当即恍然,大概明白了宁策的意思。
心想看来这位大人,虽然打下燕京,但对于能否守住此地,有些信心不足,所以才找那些在本地没根基的人来帮忙,
难怪刚才问自己家中情况,
再仔细一想,又觉得宁策宅心仁厚。